2015年08月26日 星期三
池珊:等着别人搞成果转化?不如自己上!
把高纯度海洋生物酶 带出实验室

    ■创业故事·实业精英 

    文·本报记者 张盖伦

    池姗顶着美女博士后的“名头”,离开自己熟悉的实验室,在青岛蓝色硅谷创起了业。

    她大胆选择了海洋药物这一前沿领域作为创业方向。一出手,做的就是填补空白的事情——我国目前还没有哪家企业真正生产出岩藻糖方向的海洋药物。

    池姗希望用他们团队的独家技术,让公司在蓝色经济的发展大潮中占据位置。生于青岛的池姗,要向自小就熟悉的海洋要一份属于科研创业者的未来。

    给海洋药物制备提供高纯度生物酶

    池姗博士期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主要从事肿瘤生长和转移中肿瘤细胞和内皮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毕业后,她去往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遗传育种研究室念起了博士后,和海藻、海带打起了交道,研究的是大型海藻功能基因组学。

    “基因组学是我们研究生物酶的工具。以它为基础,我们可以挖掘关于海洋生物的生物体遗传信息,并由此合成我们的目标酶。”博士后期间,池姗专注于破译这些多细胞藻类的遗传密码;出站后,她稍稍调整了研究路径——以自己熟悉的海洋基因组学技术为核心,合成高纯度的海洋生物酶。

    池姗的野心是“制药”。借助分子生物学这柄“利器”,研究人员可以不用再执着于海洋生物体内活性物质的“提取—筛选—分离”策略。因为是人工合成,还有基因信息“指导帮忙”,相比化学或物理方式提取的生物酶,池姗团队得到的生物酶纯度更高,能够达到药用级别。

    这种生物酶,就是制作海洋药物前体的工具,通俗来讲,它们能够运用于海洋药物原料的制备。而且,市场价可以达到数万元一克,远超黄金。

    做完了课题,就这么完了吗?

    人人都在说,海洋是个聚宝盆。那些生活于高盐、高压、低温或无光照等特殊海洋环境中的生物体内,蕴藏着大量结构新颖、生理功能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研究人员对此心心念念,高呼海洋是未来新药来源的宝库。

    池姗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研究已经证实,海洋活性物质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降血糖等诸多作用。每一个作用若是深入挖掘,背后都是庞大的市场。

    纵然潜力无限,却尚待开发利用。2013年,以“海洋药物前沿研究”为主题的东方科技论坛在上海举行。当时媒体报道称,43%的海洋药物相关论文由中国学者发表,但几乎没有催生任何新药。

    有的时候,池姗会想,费了这么大的心血,发几篇论文,作几个学术报告,然后,然后就这么完了吗?

    读博期间,池姗所在团队研究出抗肿瘤抗体,申请到了国际专利,还顺利进行了成果转化——卖给了大型制药公司赛诺菲—安万特。公司派出100多名科研人员跟进,一个月内就将这项技术推进到了二期临床。效率之高,让池姗受到触动。

    在多年的科研生涯里,她感触更深的,是自己的研究成果无法作用于现实的无力感。“一个课题做完了,那就是做完了,研究出来的东西就停在那里了。”她觉得,在高校做科研,还总是和实际需求隔着一层,“能真正服务于社会的产品很少很少”。

    池姗不甘心。

    即使是把专利卖给了公司,她也不放心。“你没法控制它。你不知道卖给公司之后,他们会不会尽心尽力地真正去推动它。”好比把自己的孩子转让他人,你想了解他是否安好,想知道他成长近况,但这一切都不由你掌控,你失去了对他的话语权。“有些转化出去的专利,现在杳无音讯,我根本不知道企业做到哪一步了。”

    池姗知道,企业要盈利。对那些从高校买来的专利,他们可以用,也可以不用。做一段时间,财务数据没有变得更好看,企业就可以将专利束之高阁。

    但这么艰难研究出来的东西,企业这么简单就放弃。池姗感叹,不应该。她萌生了一个念头——能不能自己建公司,自己搞科研成果转化?

    放不下阳春白雪的“情怀”

    恰逢那时,青岛市推出了《青岛博士后培养留青计划》,给予创业博士后一系列住房支持、资金支持和配套支持服务。池姗通过政府项目资金,迈过了创业的第一道门槛:没钱。

    2015年,池姗带着几个当年和她一块奋斗在科研前线的硕士生离开高校,创建了青岛海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创业的第二道槛,是“没人”。

    池姗的公司里,有5名研发人员,1名行政,1名财务,这不算是一个齐全的配备。

    她也在招人,想找到生物专业出身又有市场经验的销售人员,帮助自己的新生公司打开局面。“可能是我要求太高了吧,这样的人不好找。”

    团队成员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科研背景,“很单纯”。身为总经理的池姗,已经不得不转变自己的角色。她要操心钱的问题,走各种渠道申请经费;要弄明白初创企业怎么建立,如何享受国家政策优惠;要学习相关管理知识,学会培训新员工,也要注意新老员工之间的磨合……

    “上了轨道之后,一切肯定会慢慢好起来的。”池姗想着,等到招到专业的人,让他们各司其职,自己这个总经理专注于公司的核心技术,把控全局就好。

    现在,池姗已经找到了合作厂家。公司在这边研发,合作方在那边试用,同步进行,来缩短成果转化流程。池姗期盼着,能在一两年之内,把高纯度海洋生物酶带出实验室。

    不过,新药研发路途艰难,耗时漫长。除了医药级的海洋生物酶,池姗公司也生产供化工厂和科研院所使用的生物酶。这也算一种曲线救国,让公司在初创阶段能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营。

    “现在暂时不去思考盈利的事情,公司能运营下去就行了。”池姗想,既然是科研人员创业,总要有点阳春白雪的“情怀”,不急着挣快钱。“当然,长久来看,我还是希望能在科研投入和产品产出之间找到平衡,不然出来创业就没有意义了。”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