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17日 星期一
辽科大:校企合作共育“创新之树”
本报记者 郝晓明

    创建国家大学科技园、与企业联手组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孵化3个上市公司、参与制定了5项国家及行业标准……一所普通省属本科院校,缘何在校企“产学研”合作取得如此丰硕成果?带着疑问,记者走进聚龙股份、荣信股份、森远股份和鞍钢、本钢等上市公司和企业,并采访了辽宁科技大学校长孙秋柏教授。

    “由于定位准确、特色鲜明,辽宁科技大学虽地处鞍山、名不见经传,但以校企合作的优势,从沈阳、大连等知名城市的“夹缝”中突围,确立起学校在辽宁省115所高校乃至全国高校中的地位。”孙秋柏开门见山地说。

    辽宁科技大学始建于1948年,是新中国最早组建的冶金高校之一,1958年成立本科学院鞍山钢铁学院, 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鞍山科技大学, 2006年更名为辽宁科技大学,是具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鞍山虽为三线城市,但位处辽宁中部城市群,拥有我国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鞍山钢铁集团,与本溪、丹东、辽阳、营口、盘锦等工业城市毗邻,这使得学校发展以鞍钢为依托,辽宁工业城市为重点,面向东北老工业基地,瞄准冶金行业产业前沿,研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项目,履行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职能,推动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孙秋柏说。

    利用与特大型冶金企业长期以来建立的密切关系,辽科大以“校企融合,共兴共荣”为发展理念,先后与鞍钢、本钢、青钢、聚龙、唐钢、包钢、中冶北方、中冶焦耐等40余个大型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建立起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企业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先后与鞍钢等企业共建研发中心10余个,共同承担和开发包括国家“863”项目在内的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百余项。其中,辽科大与辽宁聚龙金融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堪称是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的成功典范。

    2002年,辽科大与聚龙股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科大聚龙集团,搭建起校企协同创新的平台。双方联合建立了“国家金融安全及系统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共同承担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国家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27项,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聚龙股份也发展成为行业技术创新的领航者,主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国产品牌中名列第一。2011年4月,聚龙股份在创业板成功上市。

    “在聚龙集团发展的关键时期,我校不仅为企业提供办公场所和厂房设备,还先后派出专兼职教师上百人。10多年来,我们与聚龙集团联合申办国家级工程中心、联合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联合进行创新人才培养、联合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全方位支持企业的发展,可以说,我们是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企业是我们的实习实践基地。”

    据了解,辽科大在推进校企合作进程中,出台了政策扶持、技术入股、保留工资待遇,科研、产业可以计入工作量,拥有人事聘用权等一系列推进校企合作的新政,专门组建了一批专职的科技研发队伍,对一些产业化项目加大资金投入,为科技人员和产业化人员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并安排专人负责项目洽谈、申报和资金申请等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辽科大在与企业“产学研”全面合作中,科技成果不是一次性转让,而是通过共建工程研究中心,以成果为纽带,建立永久性的合作关系。

    近年来,该校与企业共建工程中心10余个,科大有机光电子材料研发中心、科大荣信电力电子研究院、科大东方巨业高级陶瓷研发中心……把企业和学校共同发展的目标,通过工程中心来实现,这不仅密切了校企合作,更为校企长远发展建立起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

    “建立研发中心和实验中心,是符合校企双方长久利益的,也是科研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孙秋柏认为。今后,学校还将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通过建立行业专业课程体系、校企联合办学、创新人才培养、联合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校企合作模式,促进学校和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此外,作为辽宁省高校6个国家科技园之一,辽科大国家科技园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毕业企业累计26户,聚龙股份、荣信股份、森远股份在创业板成功上市,中环公司于新三板上市。目前,科技园在园企业78户,在孵企业64户,园区企业年度技工贸总收入8.75亿元,上缴税金总额约5251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748个。近3年,科技园共接纳毕业生就业300余人,成为鞍山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技术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业人才聚集和培育基地、高新技术产业辐射基地和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

    由科研引申到人才培养、教师实践、学生实习等领域的合作,辽科大不仅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迅速提升了教师科研能力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学校也成为企业发展的加油站。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