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13日 星期四
兵工国宝李承干
抗战时期第二十一兵工厂机器厂厂房

    李承干(1888—1959),湖南长沙人,少年时接受了新学教育,受到革命言行熏陶开阔了眼界,并立志实业报国。1905年李承干以优异成绩考取官费留学日本。辛亥革命爆发后,李承干毅然辍学回国参加革命,待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才返回日本继续深造。1913年,李承干考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电气工学科,1916年7月毕业,在工场实习一年多后于1917年底回国。回国后李承干先后在湖南省长公署、湖北汉阳兵工厂和汉阳兵工学校等处任职。随着北伐胜利,李承干于1927年5月进入金陵制造局(后国民政府将金陵分厂独立建制,直属军政部,称金陵兵工厂)工作,自此开始了为中国兵工事业奋斗的历程。

    1931年7月,李承干升任金陵兵工厂厂长,他锐意革新,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革除积弊,并开始对这个老旧兵工厂改造扩建。到抗战全面爆发前的1937年5月,金陵兵工厂生产部门已经扩充为工具、制枪、迫击炮、制弹、器材、铁(处理)、砂木、修械、制药等9个,产品达16种,全厂职工增至2834人。此外还建有医院、职工补习学校和职工子弟学校。金陵兵工厂一跃成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兵工生产基地之一。

    卢沟桥事变后,金陵兵工厂多次遭到日机轰炸和扫射,李承干一方面激励全厂职工同仇敌忾,加强厂内防空,另一方面组织职工坚守岗位,积极生产军火支援前方,并增派得力人员彻夜抢修前方送回的有故障和被损伤的武器。

    随着战局日益吃紧,国民政府下达了金陵兵工厂西迁的命令。在李承干周密的计划和指挥下,全厂开始了紧张有序的拆卸、装箱、运输和转运工作。经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西迁工作于1938年2月下旬基本结束。在李承干“开工第一,出货第一”口号的感召下,1938年3月1日,工厂就在重庆正式复工。一个月后,工厂赶制出了复工后的第一批武器40挺重机枪,并立即送往抗战前线。金陵兵工厂以最快速度完成西迁,并在所有内迁工厂中率先复工生产的壮举,在当时被公认为是李承干创造的一个奇迹。1938年4月,金陵兵工厂更名为军政部兵工署第二十一兵工厂(以下简称二十一厂)。

    此后几年间,李承干领导下的二十一厂先后接管、合并和新建了不少工厂和部门,二十一厂遂成为抗战时中国规模最大的兵工厂。至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二十一厂已经成为一个拥有15201名职工,设有多个分厂,拥有各种机器设备4744部,能生产20多种武器弹药的大型兵工企业。仅厂本部就能月产步枪8000支、轻重机枪750挺、迫击炮230门、各种炮弹7.3万发。

    除了保证军工生产以供应前线外,李承干还主持了若干武器装备的改进和研制工作:1940年开始规划利用原汉阳式步枪的制造设备生产中正式步枪,3年后开始批量生产;1943年,开始对24年式马克沁重机枪进行改进,增加了练习弹枪口罩、高射和纵射等装置,改进了击发保险装置和三脚架,零件公差与材料规格也改用德国标准,李承干把这次对重机枪的改进称之为“空前一最大之改革”。为增强炮兵火力,1944年初二十一厂开始研制120毫米迫击炮和炮弹,李承干为此动员了近百名技术人员,仅用8个月就完成了这项任务。新研制的120毫米迫击炮仅重212.7千克,比同类型的法国迫击炮轻了一半。同时,二十一厂的技术人员也没有忘记对世界先进武器的跟踪学习,到抗战末期,已经开始筹备试制火箭筒、卡宾枪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新式武器。这些改进与试制工作,不仅提高了兵器的生产质量,也将中国的轻武器生产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作为抗战时期大后方最大兵工厂厂长的李承干,是一位卓越的领导者,他被誉为是中国兵工界的国宝,无愧于“八年抗战生产军火武器的第一大功臣”的称号。

    (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对本栏目提供支持)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