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07日 星期五
广州红日:一个中小企业管理升级的成功样本
□ 杞 人
图为红日公司中高层干部通过参与游戏建立企业管理升级共识

    “过去是老板叫做什么就做什么,现在是每个员工有空就琢磨,这项工作,这道工艺,为什么非要这么做,能不能那么做;过去找问题是自上而下的,现在是自下而上找问题;今天,红日的员工,连步履都明显比过去加快许多,管理升级让人看到了实效。”近日,在广州市红日燃具有限公司采访,公司董事长张全胜这番发自内心的感叹,让人感受到企业实施管理升级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红日不缺少核心技术

    说到企业升级,尤其是中小企业升级,如何尽快掌握和拥有一定核心技术,常常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此,一个时期以来,业界对于企业升级更多关注的是“技术”问题。

    红日公司并不缺少核心技术。作为目前中国最大的陶瓷红外线灶具生产企业,红日30多年来一直潜心于自主关键技术“高红外发射率多孔陶瓷节能燃烧器技术”的研发,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仅集中于燃烧器和燃烧技术方面的核心技术专利就达28个。

    该公司先后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经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批准设立“国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经广东省科技厅认定为“广东省节能型功能陶瓷及其应用技术企业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节能型功能陶瓷(红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广东省创新型试点企业”;经广东省经信委认定为“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承担过“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与国家863科技攻关项目等十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曾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广州市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

    其完全自主的“高红外发射率多孔陶瓷节能燃烧器技术”,2011年入选国家“十二五”计划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2012年通过广东省科技厅的技术成果鉴定,结论是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3年入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今年5月11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中国“双十佳”最佳节能技术和最佳节能实践清单,广州红日的“高红外发射率多孔陶瓷节能燃烧器技术”成功上榜,成为十大最佳节能技术之一,同时也是厨电领域唯一上榜的技术。

    “十大节能技术和十大节能实践评选和推广”项目是中国在国际能效合作伙伴关系(IPEEC)发起的,由中国、澳大利亚、日本、美国等成员国推荐本国的十大最佳节能技术和十大最佳节能实践,最终评选出IPEEC十大最佳节能技术和十大最佳节能实践。

    红日应用“高红外发射率多孔陶瓷节能燃烧器技术”生产的红外线多孔陶瓷节能灶具具备“高效节能、环保健康、洁净卫生、安全可靠”等显著特点,节能20%—40%,是一种低碳环保节能的产品,产品经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定为“中国节能认证产品”“中国环保认证产品”;经广东省科技厅认定为“广东省自主创新产品”“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广东省重点新产品”。

    企业升级管理先升级

    技术不是万能的,在红外线多孔陶瓷燃烧板和红外燃烧技术拥有如此雄厚技术实力的红日公司,同样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管理问题的瓶颈。尤其产能方面,多年徘徊始终没有大的突破。

    红日公司过去曾历经国有企业20年,2001年转制为民营企业。“企业从小到大,发展到目前,规模也有4亿元。过去主要领导的知识结构集中在技术、产品,管理上不成系统。在中国,尤其是中小企业,多半是“自我感觉”的管理,在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和流程方面改善、提升的空间往往都很大”。张全胜说。

    自觉是治疗的开始。2015年1—6月,红日公司引进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顾问团队对企业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管理升级咨询辅导工作,主要内容包括绩效考核、生产合理化、信息系统化、组织结构优化和教育训练。

    顾问团队经过3个多月的沟通和调研发现,从公司的战略目标、组织结构,到薪酬制度、绩效考核、管理流程、制造流程等多方面,红日公司的管理都存在较大优化、提升空间。如生产计划、储运和采购分别隶属不同部门,部分职能被条块化分割不利于部门协作;工艺部兼研发职能,分别向生产副总和总工程师汇报,客观上形成了多头指挥;公司的发展目标不够全面系统,战略实施缺乏具体行动计划;没有成文的薪酬制度,工薪资核定没有明确标准;绩效考核流于形式,没有形成制度;作业没有流程,员工不会画流程……不理不知道,一理吓一跳,一个技术创新如此优秀的企业,管理细节竟存在这么多问题。

    6个月,在红日公司全体员工和省生产力顾问团队密切合作共同努力下,“红日管理升级辅导项目”终于圆满完成各项指标,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组织结构合理优化,工作职能清晰明确;工作流程再造重整,管理制度合理规范;薪酬与考核配合实施,员工积极性有效激发;制程与工艺渐进改善,生产效能显著提高;固化思维逐步打破,员工管理理念有效提升。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突破了产能瓶颈,灶具日产能从原来的400台提高到600台,烟机日产能从原来的250台提高到350台,人均劳动效能增加了20%以上。

    一颗螺钉带来的能效

    通过“软”的管理升级立竿见影地收到产能大幅提升“硬”的实效,红日公司的案例着实令人叹为观止。这里仅通过一个小小的基层员工“提案改善”,或许能够窥见这能效迅速提升缘由之一斑。

    红日公司过去没有系统的提案改善推动组织与制度,“红日管理升级辅导项目”实施过程中起草并发布提案改善制度(含5个附件),明确提案改善推动组织,确定部门分工与权责;建立了学习交流发表平台,提供展示自我舞台,安排授课2次,累计辅导6天,2个月内员工有效提案70件,评审3次,优秀提案36件,发表6件。

    在员工马少华的提案中,有这样一颗螺丝钉:

    现产品使用螺钉为十字槽盘头螺钉,螺钉在灶具底壳难装配或造成滑牙。生产过程中,底壳等配件返工率较高,影响生产效率,增加劳动成本。使用现螺钉装配困难,通过对5月6个批次的产品进行统计,由于螺钉问题造成的不良统计如下:总量1430台,215台不合格,不合格率15%。

    通过查阅、考察等发现市场有一种自攻锁紧螺钉完全可解决现问题,螺钉优点叙述如下:

    提高装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自攻锁紧螺钉独特的三角断面形状,接触面较小,有效减小磨擦力,可减少50%的拧入力矩,使装配工艺更简单,易生产,可有效解决因底壳喷涂较厚、无攻牙、攻牙不良、孔位偏移造成难以安装的问题。

    提高连接效果。自攻锁紧螺钉的机械性、自锁特性,有效提高了振动情形下的防松性能。独特的三角外轮廓,使得装配时材料流向螺纹中间的缓冲区内,使配合更可靠,而且在装配过程中有一个热效应,冷却以后会起到防止螺丝走位的作用,从而提供更好的防松脱及防震动效果。

    一颗螺钉的改善或可扭转产品不合格率15%的败绩,我们还能认为管理提升属于“软”提升么?

    “转型、升级是有方法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红日公司具有标杆意义。”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项目组首席顾问欧长昌对该项目实施有如此评价。

    张全胜进一步解释:“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说过,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要转型升级,一定是有了问题,找到这些关键问题,就找到了支点。有了支点,撬动升级便不会远了。”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