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02日 星期四
介入放射学方兴未艾
——访《介入放射学杂志》常务主编程永德

    □ 本报记者 马爱平

    近日,第12届中国介入放射学学术大会在大连举行。介入放射学在我国发展现状如何?我国介入放射学发展中急需解决哪些问题?介入放射学发展前景如何?记者就此采访了《介入放射学杂志》常务主编程永德。

    程永德说,介入放射学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应用穿刺针、导管、导丝等进行诊断及治疗的学科,医学影像设备包括:X线、CT、MR、US、DSA,但不包括光学电子仪器,除非在医学影像设备导引下的内窥镜诊疗,也不包括应用影像设备定位的放射治疗。

    据了解,中国介入放射学起步较晚。中国介入放射学界两大标志性开创人物是上海中山医院教授林贵和贵阳医学院教授刘子江。上个世纪70年代初,国内开始血管造影。1986年,首届全国介入放射学学术会议召开,标志着介入放射学进入崭新阶段。1990年,介人放射学的放射科被改为临床科室,改变了放射科在医院和医学界的地位,第一届介入放射学组成立促进了介入放射学的发展。1992年,《介入放射学杂志》的创办成为介入放射学的里程碑。

    1996年11月,中国介入医学发展战略及学术研讨会召开,将介入放射学项目列为“九五”攻关课题。程永德回忆他的大会发言是:“我国介入医学发展中急需解决,一是设立介入医学专科病房与专科门诊,有利于介入治疗与临床医疗结合,以及术前、术中、术后规范化诊治,有利于介入科研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介入教学工作的进行;二是培养新型的介入医师,扎实的影像学基础、娴熟的操作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是介入医师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三是开展国产介入器械的研发;四是成立专科学会、出版专科杂志。”

    此后,程永德呼吁“介入放射学呼唤规范化管理”,呼吁医院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设备和人才,对介入医师按三个基本素质进行培训,介入技术须规范化,介入病房须正规化。

    随着我国介入放射学渐渐步入正轨,在治疗方面,程永德说,早期大都以肿瘤化疗栓塞术及经皮穿刺技术开始,此后,我国学者从治疗肝癌、肺癌开始到治疗各种恶性肿瘤及良性肿瘤,20世纪80年代起开展肿瘤消融治疗。后续,又不断出现新疗法:激光消融技术、高强度超声聚焦、不可逆电穿孔技术等,以及组织间近距离放射治疗等。

    与此同时,我国以凌锋、李明华等为代表的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也蓬勃兴起,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始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迅猛发展,血管性疾病的介入治疗现已成为血管外科的主要治疗手段。此外,介入放射学在骨关节疾病、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消化系统应用中,肝胆胰疾病介入性治疗已成为主要手段。

    目前,介入放射学已涉足到各个领域,各临床学科也参与到介入诊疗领域,已发展成为并列于内科学、外科学的三大诊疗技术之一。有人称其为:介入医学。

    程永德说,由于磁共振具有较多优势,分子介入放射学还有待开发、研究,干细胞和基因技术等分子生物学还可与介入放射学相结合,介入器材和药品还有待研发,特别是纳米材料的研究已成热门话题,这些都是介入放射学新发展趋势,介入放射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方兴未艾。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