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带设计不合理,吊带和折页不应该用铸铁材料。”在检修线上,重庆车辆段重庆北运用车间检车员张裕正在检查从厂家引进新车体,当打开气路控制箱盖,目光聚集到里面的配件时,张裕脱口而出。
“这边气候潮湿,吊带和折页要用不锈钢材料,否则会腐蚀很严重。”深谙车辆检修技术的张裕将发现的情况报告了段技术科,技术科将情况及时反映到生产厂家,从源头上杜绝了车辆零部件“带病”上线运行。
张裕今年37岁,但他参加工作已有20年。20年来,他凭借对工作的满腔赤诚,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发现处理轮对、走行部、空气制动等危及行车安全的故障上千件,特别是发现处理摇枕安全吊腐蚀穿孔、天窗盖折页腐蚀、天窗盖脱落、轴箱簧折断、轮对踏面磨损等重大故障上百件,“车辆神医”的美名不胫而走。
1995年4月,从部队退伍后,张裕被分到了重庆车辆段检车班。面对客运列车车型的更新换代,张裕主动查阅相关技术资料,对照新型车体部件,逐项熟悉检车技术,遇到检车难题,都主动上手,耐心琢磨问题的解决办法。“客车就是他最亲密的爱人。”他身边的同事这样评价。通过不断的钻研,学习新技术,创新工作方法,他从初级的车辆钳工考上了检车员,并在工作之余,通过自身的努力,先后考取了中专和大专文凭。
2008年,张裕担任重庆北运用车间检车班工长,提出了“责任心、执行力、落实力”的管理理念,在班组建设上勇于创新求变,大胆管理,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班组管理模式,把班组建成了坚强的战斗堡垒。
张裕提出了班组作业“预防性控制法”,即在硬性规定的基础上,将运用限度提高。“就是高标准、严要求,平时都是更换到限的部件,我们要求快要接近限度的部件也要换。”当时入库列车有13对,每天检修200多辆车。张裕的班组每天要换7—8对轮对,比其他班组每天要多换5—6对轮对,由于换轮频繁,张裕被送绰号“换轮张”。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张裕的带领下,班组轮对故障率大幅度降低,班组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2012年,张裕调入车间担任检车代理技术员。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并经常深入现场,勤于思考、不断创新,针对现场问题提出好的建议和有效解决措施。张裕提出的25K型车折棚拉杆螺栓改造、钩提杆吊架开口销改造、主管活结定期涂打肥皂水找漏、25G型车气路控制箱吊带改造、气路控制箱箱体折页腐蚀、折断、粘贴双改单图片、地面试风管道增加自排风塞门等好的建议均得到段、车间采纳,有效的消除了25K型车折棚拉杆脱落、车钩钩提杆脱落、车辆制动配件途中脱断等故障,降低了制动故障、库内试风过程中因排风造成的意外人身伤害等安全隐患,同时,提高了乘务员途中应急处置,优化了制动管系双改单操作流程,保障列车安全运行。其中,25K型车折棚拉杆的固定螺栓改造,在2014年路局开展的“五新”技术改革活动中获得了优胜奖。
“言传身教,开拓创新”这八个字一直被张裕奉为座右铭。从2012年开始,他先后培训新入路青工100多名,班组职工200多名,因教学形式新颖、培训方法独特,受到学员的青睐。
“在专业技术上,我才刚刚起步,我会时刻鞭策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业务水准,为客车车辆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张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