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
“目前,食品安全加上日益提升的环保问题,依然是决定现有食品企业竞争力及生死存亡的两大命门。”在2015年国际食品安全大会上,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教授指出,对中国食品工业的转型与价值提升而言,2015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将展现未来5—10年的发展走向。
4月22日,由国际食品科技联盟、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共同主办的2015年国际食品安全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内外食品界权威专家,以及来自政府、企业界的高层代表,从新视角、新高度深入探讨如何以建设强大的中国食品安全产业链为目标,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欧盟也面临着同样的食品安全问题。”欧洲食品安全局前主席、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公共卫生学教授、IUFoST国际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共同主席Patrick Wall在大会以及“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沟通会上都谈到,食品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当今社会,现代的通联手段让全球成为一体,因此,各国之间需要展开合作,将相关经验进行分享。”
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主席Martin Cole博士也表示:“食品安全处在一个全球相互依存的环境中,任何国家都不能单凭一己之力进行治理。食品供应的全球化意味着我们餐桌上的食品可能来自全球的任何地方,因此食品安全问题也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
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分析,2014—2015年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风险与挑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食品安全风险前移,原料污染成第一大风险,涉农企业成高危群体。
二是食品造假已成为食品工业的毒瘤。近两年食品问题以恶意添加为主,以劣代良,以假乱真的食品造假的安全事件不断出现。
三是随着中国食品原料进口增幅快速上升,供应链原料来源复杂化,管理难度加大。
四是风险交流与公众科普的力度依然薄弱,“重拾信任”需要强有力的公众科普,及良好的媒体环境。
美国科学促进会前主席Nina Fedoroff教授以转基因为例讲述公众科普的重要作用,她指出,2014年,全球已有28个国家中的180万农民在4.88亿英亩的农田上种植经过转基因处理技术或转基因的农作物。尽管科学界对转基因技术改良后的农作物的安全达成了广泛的共识,而且转基因农作物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快速应用,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仍在继续,有关转基因方面的公众科普工作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次大会是在新的《食品安全法》即将发布之际召开的,显示出业界对产业链安全性整体提升的期待。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张旭东表示,新的《食品安全法》将更加注重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的相关内容。
张旭东指出,新的《食品安全法》体现了以预防为主,科学监管,建立严格的食品安全制度这样一个主线,明确在食品安全方面参与的部门、生产经营单位、消费者,以及媒体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其中对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等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4月24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经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的《食品安全法》将为系统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供更加严格的法律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