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立信起诉小米侵权案将于今年5月21日开庭,届时双方将就侵权案展开辩论。 |
自去年第四季度爱立信向印度新德里高等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小米侵犯其专利以来,小米面临的专利困局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就在3月23日,再度有新消息传出,印度新德里高等法院发布最新文件,宣布爱立信起诉小米侵权案将于今年5月21日开庭,届时双方将就侵权案展开辩论。
伴随产业升级和国际化的推进,中国企业遭遇的专利纠纷呈越演越烈之势,电子、电气、通信、医药等行业都是专利纠纷的高发地。
小米身陷专利战
去年年底,印度新德里高等法院做出裁决,禁止小米手机进口并在印度销售。原因是瑞典电信设备厂商爱立信起诉小米,称后者使用自己的技术专利,但拒绝支付相关费用。印度法院的禁令,为小米在该国市场商业计划制造了不小障碍。
根据市研机构的数据,自去年7月份登陆印度,小米第三季度已拿下印度市场1.5%的份额。但是好景不长,面对爱立信的诉讼,法院向小米下达禁令。直到去年12月,法院才允许小米手机在印度恢复销售。不过,爱立信随后发布声明称,印度法院授予小米临时许可,小米可继续向印度进口基于高通芯片的手机,但前提条件是小米要为每台设备预缴100印度卢比。爱立信说这是法院在其展开细致调查前的一项临时决议。
小米面临的专利纷争不只发生在国外,在国内,小米连续遭遇专利纠纷,华为、中兴在国内向小米等厂商发出专利律师函,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在公开演讲中,指责小米侵犯别人专利,并称这是“小偷”行为,将小米公司再次推上了风口浪尖。
当2015年开始时,小米面临的专利问题,并没有由于时间的推移而被人遗忘,3月23日印度新德里高等法院发布最新文件又一次让小米的专利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记者就此事联络小米专利总监张亮、原知识产权总监徐伟锋、总裁助理吴海涛,他们均不愿对此事发表评论。徐伟锋则表示,他刚接受新的任命,到小米的关联公司任职,不再方便对专利问题发表观点。吴海涛表示,不确定现在是不是合适的时间点接受采访。
在今年两会期间,雷军发表公开讲话时表示专利战是小米的“成人礼”。他说,“专利战几乎就是手机行业的拳王争霸战的一部分。看一下苹果被诉讼多少回,三星被诉讼多少回,苹果和三星互打多少回,专利是智能手机行业游戏规则。起诉我们,说明我们已经进入了规模。”作为手机行业游戏规则一部分,雷军说,小米第一天做手机,就预计会面临专利战,目前小米做手机时间还太短,专利积累需要时间。
国际化,专利是头等大事
正如雷军所说的专利积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但它却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的必备“技能”。专利纠纷一直都是国际厂商市场博弈的重要手段,哪怕是如同苹果与三星这样的行业领头羊,专利官司亦非常频繁。国内厂商中,即便是华为、中兴等以研发和创新为支点的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也面临着来自其他厂商的专利纠纷,只因国际市场上的游戏规则要比国内市场复杂严格得多。
海外扩张就必须遵循国际化的规则,而专利授权对于中国手机厂商而言,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必经之路。
国内诸如小米、魅族等国产品牌想要向海外市场扩张,专利是阻碍其发展的头号敌手。以这次起诉小米的爱立信来说,它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申请了22830项专利合作协定,其中落地中国3742项,超过美国的3525项,仅次于欧盟的6495项。而印度、韩国的落地数量分别为1568、1423项。业内人士表示,“同一项专利在不同国家采用的是一份文件,只是翻译成了不同语言。爱立信在诉讼中提到的8项专利,在中国和印度的权利是一致的”。“在印度侵权成立,在中国同样适用。不在中国起诉,大概有一些另外的不足道的原因”。
即便是专利官司缠身,也不能阻挡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热情。3月,小米科技总裁林斌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小米和爱立信在印度的专利纠纷对于小米的手机业务无影响,专利官司打打谈谈,业务还是照常营运,专利官司不会让小米退出印度市场,反而考虑在印度当地开设制造工厂。为什么智能手机的专利战争在印度爆发?因为印度作为全球第二的手机市场,成为了许多中国智能手机企业走出国门,迈向国际化的第一步。
想要在海外市场立足,除了专利交叉授权、缴专利费外,国产手机厂商还可与通过和国外品牌合作避免这一纠纷。如何在不断扩张的同时解决专利问题,是摆在小米、魅族等厂商目前急需解决的。
低研发成本必须付出的代价
早在两年前,雷军就曾预见小米将遭遇专利纠纷。实际上,小米对专利问题的重视从其人才结构可见一斑,小米专利总监张亮和原知识产权总监徐伟锋都有十分优秀的专利背景,另有不少高管也拥有专利出身背景。然,强有力的专利人才队伍仍不能解决小米面临的“战争”。
小米公司正式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互联网电视自主研发的创新型科技企业,小米手机、MIUI、米聊、小米网、小米盒子、小米电视和小米路由器是小米公司旗下的核心业务。根据其官方介绍,小米公司成立短短几年的时间,已经在出货量上达到了世界第三,国内第一的水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在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小米一直在走低成本、低研发路线。这一路线在帮助小米以价格优势赢得市场,不可避免的,它会陷入国内外的专利纷争之中。
面向市场竞争,企业的自身实力成为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企业必须对知识产权更加重视并有所积累,长期投入研发资金和专业团队,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研发投入的高低是公认的评价一个公司的创新能力的因素之一。
曾经一篇《华为身处创新者的窘境而浑然不觉》将小米模式作为衡量IT企业发展模式优劣的标准和样板,引发不小的辩论和争议。对此,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回应称“未来5至8年,会爆发一场专利世界大战,华为必须对此有清醒!”当时,人们就是纷纷揣测这句话是说给小米听的。
中国企业如何破专利困局
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过渡,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开始加大知识产权投入。但尽管如此,由于中国企业起步较晚、研发力量相对薄弱,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受制于人,因此,其在初成规模、走出国门之际,便会遭遇越来越多的专利纠纷。
除了小米公司之外,中国还有大量的科技企业存在成立时间尚短、专利储备不足、或是专利意识不强等问题,如何让这些公司能化解专利纠纷的困局,是一个亟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企业面对专利纠纷的态度应该是积极的,仔细评估企业面临的风险,切忌不能采取回避的战略”,华为的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说,“早年因专利问题华为也曾被思科、摩托罗拉等不断告上法庭,即便是现在华为一年还要交好几亿美元的专利许可费,但这换来了几百亿美元的年销售收入”,“对华为是划算的”,他说。
另一方面,专利的纠纷也让更多中国企业看到了自身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你自己不在研发上投入,就要为专利技术买单。不能说有投入就有回报,但没有投入就一定没有回报”,一位业内人士总结说。如果没有研发投入保障持续的创新能力,一个公司的倒下速度将比它崛起的速度更快。虽然各个公司、各个国家表面上拼的是专利,但是,专利背后代表的产品创新才是其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说,小米一直以来追求商业模式的创新,这一切在专利面前再难持续。他认为,小米手机之前一直以比较低廉的价格出售,很大程度上是没有为研发和专利买单。“算上专利费,小米不会比其他手机便宜”,他说。包括他在内的许多专家都认为,当企业面临专利封锁时,收购是相对简单便利的处理方法。收购,然后与其他人实现专利交叉授权,最后实现自主研发是一种较好的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在遭遇国际专利纠纷时,个体的力量往往显得很弱小,此时,国内企业可以结成联盟或通过行业协会出面来解决纠纷,特别是对那些索价过高的诉讼或许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实际上,经历一轮一轮的专利战洗礼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认识到了专利的重要性。2014年12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日内瓦发布的《2014世界知识产权指数》显示,全球专利年申请量继2013年再度强劲增长,这其中尤以中国专利申请增长的势头最为迅速,在全世界近260万件专利申请中,约有1/3是中国提交的,其次是美国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