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3月23日 星期一
山东济宁:二次转型打造传统“区域性新硅谷”
□ 本报记者 魏 东 通讯员 丁永宏

    山东省济宁市当地企业——小松(山东)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使用的“甲骨文”软件,每隔一年就要对数据库进行更新,每次专程赶来的甲骨文公司技术人员对着电脑“啪啪”几下就搞定,但“这几下”,企业要花费300多万元人民币。在济宁,还有734家企业使用着甲骨文公司的技术。

    日前,作为世界第二大软件企业的甲骨文公司已将其人才产业基地项目选在了济宁,计划每年培养2500—3000名IT业人才。相比“甲骨文”,世界IT巨擘惠普公司更是先人一步,在去年下半年,总投资达20亿美元的惠普济宁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就已落户济宁,并表示每年计划培养1万名IT业人才。IBM公司自然不会缺席,随之而来的还有国内20多家软件领军企业……

    作为地处内陆的“传统煤城”一下子迎来这么多“高精尖”集群式的投资布局,着实让济宁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江心标大喜过望,他由衷地表示:“以前,在对外招商时,最关注外商能给当地解决多少就业、创造多少税收,像惠普、甲骨文等这样拎包入驻又不搞生产加工的,说实话过去并不被看中,但我们现在的思路全变了。”

    是的,从中不难看出,是济宁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思路和以前相比“全变了”。

    “一天三顿饭,顿顿靠煤炭”。济宁市曾是全国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煤炭产业曾占济宁市工业利税、利润的比重一度超过六成,大多数产业位居产业链的中低端。早在2007年,尚处在资源鼎盛时期的济宁,就主动摆脱“煤炭依赖症”,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次转型的核心支撑,大力发展替代产业,多年的“煤电独大”格局终于被打破,这被称为济宁的第一次转型。

    “以信息化、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来改变传统产业的‘底色’,是济宁第二次产业转型的突破口。我们再不转型就只能在产业链的最低端徘徊,在新一轮产业变革面前,只有把握住了信息化的机遇,才能为济宁的传统产业赋予新的活力,也才能开拓出更多、更广阔的经济发展空间。”济宁市委书记马平昌如是说。

    面对第二次如何成功转型,济宁市市长梅永红表示,在新常态下,如果还不走出GDP高于一切的老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那么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就是一句空话。“未来城市间比拼的不再是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而是比发展质量、发展方式和发展后劲。有了IT产业的助力,将会为推动城市发展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配备强劲的动力引擎”。梅永红对此深思熟虑。

    没有IT人才就不可能有IT产业,这是二次产业转型中的一道坎儿。济宁市的这个理念与惠普公司提出的“人才—产品—产业”的发展路线图有着惊人的相似。“我更看重的是这一人才集聚的效益,”市长梅永红说,“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成功与否,不仅靠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更往往取决于人力资源结构的转型与提升。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核心要素,有了人才就有了不断拓展的新兴市场,就有了各类要素的不断集聚。” 惠普、甲骨文两大巨头公司均将其人才产业基地项目选在济宁,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就将形成一个IT产业人力资源“富矿”。

    如何让世界IT巨头和大批国内软件领军企业齐聚济宁?济宁是花了一番心思的。为了培养和引进更多的精英人才,济宁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相继出台了鼓励创新、吸引高层次人才的系列优惠政策。市政府建立了科技人才培养基金,设立科学技术最高奖,建立人才公寓,完善人才评价考核机制等,着力营造了一个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人才成长环境。据介绍,通过实施海外人才引进“511”计划和国内人才聚集“百千万”工程,该市已先后引进了11位国际级“千人计划”专家,引进硕士以上人才1400多人。

    目前,济宁市的信息产业年均增幅高达40%,正稳健地从资源型城市向高科技信息产业新城转型,规划用5年的时间实现信息产业主营年收入千亿元规模,建设成山东乃至全国的“区域性新硅谷”。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