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教委副主任孙惠玲表示,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均衡发展中的一块短板,我们不能再只对重点学校进行“重点建设”,该把目光聚焦到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建设了。
目前,我国教育整体上呈现出城市和乡村对抗式的的二元化表征。如果说,资源丰富名师荟萃的城市教育是鲜艳的水彩画,那么,乡村(尤其是偏远地区)教育则是阴郁惨淡的素描。乡村教育这块不发达的“短板”带来非常恶劣的后果。长期以来,乡村适龄儿童难以享受城市同龄人同等的教育环境。输在起跑线上的寒门弟子难有出头之日。这在客观上,造成了教育的极大不公平。
在笔者看来,乡村教育“短板”产生的重要原因是乡村教师的待遇过低。广大教师,特别是欠发达地区教师的微薄薪酬难以维持其生存。尽管《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对教师薪酬有原则规定,可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并不总能得到保障,这种情况在不发达的农村尤其严重。微薄的薪水加上繁重的教学压力,使得乡村学校很难留住优质师资。
从整体上讲,尽管目前教师行业的门槛越来越高,人们似乎有充分的理由要求教师淡泊名利、不追逐享受。然而,如果连教师维持基本物质生活都无法保障,我们又何来底气要求教师无私奉献?无视乡村教师的真实状况和基本诉求,只用一些空洞的口号来谈乡村教育,这是不少地方教育部门的做法。这不仅不切实际,更使得乡村教育危机重重。
一个让人痛心的事实是,相对于社会发展而言,乡村教师收入提高并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速度。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说,过去乡村教师的收入是农民工的两三倍,现在农民工的收入是乡村教师的两三倍。
此外,整体不高的待遇造成了原本师资薄弱的乡村教师二次流失。在笔者所接触到的一些有想法的乡村教师中,他们不甘现状,或是寻找机会挤进当地县城,或是前往大城市的学校任教,或是准备公务员考试或是研究生考试,以期能够改变自身的命运。
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未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乡村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应该得以强化。就现实而言,不少乡村教育经费是由当地政府财政支出,这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原本就不景气,而且教育经费常被各种名义占用。笔者建议,应该由国家层面协调处理乡村教师收入的问题,且宜尽早提上议事日程。在保障广大乡村教师生计问题的前提之下,再谈论如何提高乡村教育水平或许才真正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