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3月08日 星期日
深入推进“六心”文化建设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访全国人大代表、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逢民
本报记者 江东洲
全国人大代表、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逢民(左)深入生产一线了解生产情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一家中央在桂国有企业,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近年来坚持“为出资人、为社会、为员工”的“三为”理念,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先进的企业文化——“六心文化”、职工文化引导形成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的良好氛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凝聚起广大职工,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3月7日,围绕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朱逢民。

    融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创新、丰富和完善企业精神

    记者: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观建设基础工程。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共鸣和积极实践。作为一家中央在桂国有企业,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对于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什么样的认识?

    朱逢民: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文化只有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才能更加具有引领和凝聚作用。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亦是如此。作为一家中央在桂国有企业,我们的经营业务联系各行各业,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自组建以来,形成了具有钦电特色的企业文化,引领广大员工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国企改革逐渐步入“深水区”,我们只有依靠根植于内心的道德、信仰,才能引领我们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同时,经过10年的发展,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与组建之初相比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正处于提质增效的攻坚时期、爬坡阶段,诸多影响发展和效益的问题渐次涌现,这些问题需要在企业文化层面上通过新的价值提倡、作风养成和思想引领来解决。因此,创新、丰富和完善企业精神,为钦电文化注入新的内涵,已经成为必然之举。

    2014年1月,我们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通过深入总结与认真提炼,发布了“六心”文化核心理念,这标志着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具体来说,“六心”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用心工作,实现自我;诚心待人,团结协作;信心自励,求新进取;聚心超越,共创辉煌;真心感恩,爱岗敬业;爱心奉献,筑梦家园”,这48字既是治企之道,也是做人之本,更是我们做好今后工作的指路灯。“六心”文化核心理念不仅切合了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的发展现状及愿景目标,体现了钦电人求真务实、敢于作为的工作态度;立足本职、敬业奉献的思想情操;与时俱进、突破自我的精神状态;奋发进取、永不懈怠的工作作风。同时,还融贯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包含了时代精神的元素,是钦电创业实践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落到实处,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记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的教条,唯有付诸行动才能实现价值。以“六心”文化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践载体,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做出了哪些努力?

    朱逢民:让“六心”文化凝心聚力,让“六心”文化在实践中闪光,让“六心”文化真正成为企业做强做优的强大动力,开创企业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是全体钦电人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共同追求和目标。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我们多举措着力将广大干部职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落到实处,努力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把宣贯和践行“六心”文化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践载体。“六心”文化从其本质和内涵来看,是钦电的文化积淀和思想结晶,是钦电人共同的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与国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宣贯和践行“六心”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丰富了时代内涵,赋予了企业特色,提供了实践载体。我们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把宣贯和践行“六心”文化摆在突出位置,使“六心”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广大员工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动指南,切实发挥其在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开创工作新局面进程中的导向、支撑、凝聚和激励作用。

    把宣贯和践行“六心”文化融入到企业改革发展的各个领域,切实发挥文化的软实力作用。当前,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强化广大干部员工的思想动力和精神支撑尤为重要。我们把宣贯和践行“六心”文化融入到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改革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使践行“六心”文化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不断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在企业内进一步树立风清气正、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氛围与环境,使“六心”文化内化为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要素和软实力,为圆满完成企业各项发展目标任务提供强大的正能量。

    把宣贯和践行“六心”文化内化为各级领导的思维方式及决策行为,做到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以领导的高度自觉及示范行为带动和促进“六心”文化的落地;通过持续的宣贯和实践,使“六心”文化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规范功能、凝聚功能得以最大挖掘和展示,根植于员工的心灵;把核心理念体现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通过严格的考核制度、监督制度、激励制度,确保“六心”文化在推广落实的过程中不走样;要把“六心”文化实化于行动上,落实于工作中。企业的发展目标已十分明确,就是攻坚克难,实现经营形势的持续向好,宣贯和践行“六心”文化要紧密围绕各项工作部署,抓住安全生产、二期工程建设、抢发电量、严控煤价、节能降耗等重点工作,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激发员工立足本职,脚踏实地,重实干、鼓实劲、出实招、求实效,使“六心”文化在力行力为中绽放光彩。充分利用宣传手段,总结、宣扬践行“六心”文化的先进典型,运用生动的素材、榜样的力量鼓舞和激励广大员工,汇聚起共筑钦电梦的强大力量。以宣贯“六心”文化,促进“六心”文化落地为契机,全力做好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文化品牌新形象的塑造,使企业文化品牌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和外在形象,提升钦电在国投集团、政府部门、同行业、广大群众及社会舆论的美誉度和联想度。

    以“六心”文化为引领,推进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记者:通过以“六心”文化建设为主线,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建设,企业的改革发展在过去一年取得了哪些新的成效?

    朱逢民:“六心”文化的形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蓄积了坚实的精神动力。随着“六心”文化宣贯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开展,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进一步深入人心,成为指导全体员工行为的准则,成为提升企业形象的重要载体,成为推动企业打造国投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标杆、国内一流现代化绿色电力企业的重要动力源泉。

    2014年,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积极面对和全力克服诸多不利因素,紧紧围绕“12345”年度工作思路,以“六心”文化为引领,坚持保安全、抢电量、控煤价、降能耗“12字”方针,齐心协力、抢抓机遇、自我加压、奋勇拼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安全生产趋稳向好荣获“全国安全文化示范企业”殊荣。电量度电必争,逆势增发,经营能力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成果,取得五项实用新型国家专利。ERP系统建设荣获“2014中国电力信息化推进示范单位”、“2014年电力行业信息化优秀成果奖”。实施管控体系“七化整合”、能源体系认证、清洁生产审核,成为广西地区首家通过国家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广西清洁生产审核的发电企业。二期工程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供热、新能源风电项目推进取得阶段性进展,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过去一年,我们努力践行“六心”文化,坚持用现实的业绩和发展愿景鼓舞人,用正确的理念影响人,用关怀和爱护感染人,用合理的分配制度激励人,造就了一支善于把握全局、应对复杂局面的管理干部队伍,涌现出了一大批业务精湛、技术过硬的专业技能人才,打造了一支具有求真务实、爱岗敬业和拼搏奉献精神的高素质员工队伍,使企业上下生动呈现出“心气足、人气旺、风气正”的文化氛围,以“六心”文化建设铸就而成的企业灵魂对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形成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获得了众多荣誉: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安全文化示范单位、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中国十佳绿色企业、2014中国电力信息化推进示范单位、2014年电力行业信息化优秀成果奖、全国安康杯优胜单位、中央企业五四红旗团委、国投集团预算管理优秀单位、国投集团先进集体、优秀基层党组织、广西节能减排荣誉成就奖、广西优秀企业、广西价格协会电价分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015年,我们将全面推进宣传和企业文化建设,巩固和发展“六心”文化建设成果,深化“六心”文化,将静态的文化认知转化为动态的职业行为,从而使文化管理真正入心、入脑,入行为,达到内增活动,外树魅力,增强综合竞争力的效果和目的。要努力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一是积极改善硬件环境,规范后勤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最大限度优化员工工作环境。二是关心关注员工诉求。各支部和工会组织要工作前移,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和了解员工所思所想。建立员工诉求中心,畅通员工诉求表达渠道。三是要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关心员工生活,培养员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促进员工与公司共同发展。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