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彦君
“正如南橘北枳一样,同样的种子在不同的环境会有不同的表现。肿瘤是种子——癌细胞,在适宜的土壤——组织微环境中生长的结果,组织微环境可以直接调控癌细胞的特性和疾病进展,其重要性也是被肿瘤学界所公认的。”
郑利民教授解说他的肿瘤免疫学研究总是那么深入浅出。作为学科带头人,郑利民和他领导的研究团队完成的“组织免疫微环境调控肝癌进展的新机制”,刚刚获得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这是一个公认的肿瘤免疫学国际前沿课题。
“肿瘤内部是有很多不同区域的,并不完全就是一个整体。”在以往关于组织微环境的研究中,肿瘤通常是被作为一个整体的。但是,人的实体瘤经过癌细胞与机体免疫系统的长期共进化,通常可按解剖结构分为癌巢、侵袭边缘和癌旁间质等多个区域,各自具有独特的组成和功能。
在癌旁间质和侵袭边缘,有大量免疫细胞浸润着,它们以往一般都被认作是宿主对抗肿瘤的防御机制。“但我们发现这并不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免疫细胞虽然很有用,但它们也会被肿瘤组织所利用,通过促进血管生成和组织重塑来帮助疾病进展。”
“我们做了肝癌里常见的七八种类型免疫细胞的试验,发现免疫细胞在人体肿瘤的不同区域的确可呈现出独特的分布和功能。”郑利民教授介绍道,“这是因为肿瘤会在免疫细胞迁移、分化的时间与空间特性来对它们进行动态教育,使它们发挥了不一样的功能。”
就像人有优点和缺点一样,免疫细胞也是多功能的,它同时拥有好和坏两个方面,郑利民教授表示,希望能够在未来的研究中,发现是何种机制导致免疫细胞“变坏”,以及发现如何逆转免疫细胞“变坏”的进程。“恢复和重建免疫细胞的抗肿瘤功能,是我们将来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挑战。”
近年来,死于癌症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加,但是郑利民教授并不认为这代表着癌症的发病率在大幅度提高。“患者数量增多,一方面是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癌症的发现率提高了;另一方面,年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肿瘤往往是和衰老联系在一起的。现在来看,人的平均寿命有明显的延长。” 具体到每个患者来说,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是有明显改善和延长的,这与肿瘤临床治疗技术的提高密不可分。
在肿瘤临床方面,每种类型的肿瘤都有相对规范的治疗方案,但是在临床实践里,同一类型的肿瘤也会发现有不同的变化,所以在肿瘤临床中会讲究个性化治疗,设计更合理的抗肿瘤治疗方案。
“现在,对于肝癌患者术后是否要接受干预性治疗是有一个标准的,但是对于医生来说,这个尺度还比较难把握。”郑利民教授讲道,“一方面,治疗的花费是比较昂贵的,对于患者是一个极大的负担。从另一方面来说,很多肝癌患者的肝功能本来就存在肝功能硬化等问题,术后治疗对于肝脏也是不受益的。”
目前,郑利民教授和他的团队正在研究一种试剂,可以帮助医生在临床治疗时进行判断。依据试剂显示出来的指标,医生可以判断肝癌患者是否属于高危复发的类型,从而决定是否建议患者做进一步的强化治疗,以期达到更精准的治疗效果。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该试剂已经达到了不错的效果,但郑教授表示,试剂要真正运用于临床实践,还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郑利民教授说:“作为肿瘤医院的医生,我希望我们的研究对肿瘤临床的个体化治疗能有所帮助,也希望我们在肝癌调控方面的研究思路,能够对其他肿瘤类型的研究和实践有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