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2日 星期五
人类尚无法完全避免小行星撞击
专家:观测跟踪方面有待加强

    本报记者 付毅飞

    近日有报道称,一颗被命名为“2014 UR116”的小行星可能与地球相撞。该消息随即被美国航天局辟谣。有计算表明,这颗小行星应为6年前发现的小行星“2008 XB”,至少在未来150年内,它不会撞上地球或其他任何行星。

    尽管美国航天局“近地天体项目”小组连连表示这次无需担心,但谁都知道小行星撞地球不是闹着玩的。6500万年那颗直径约一公里的小行星,直接让恐龙等多种生物灭绝;1908年一颗直径约50米的小行星落到俄罗斯西伯利亚埃文基自治区,造成了震惊世界的“通古斯大爆炸”。航天专家、《国际太空》杂志执行主编庞之浩介绍,一颗质量11吨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能量,相当于万颗百万吨级核弹爆炸。时不时遇到这样的“天外威胁”,不能怪人们一惊一乍。

    “人类在不断想办法避免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危害。”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赵海斌说,“但目前对小行星的了解还不够准确和完备,无法做到完全避免。”

    要预防“飞来横祸”,首先找出对地球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并对其实施监控。赵海斌表示,这项工作早已开始,近十多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并未完成。

    1998年起,美国航天局实施了“太空卫士”计划,力求定位地球周边直径大于1公里小行星的运行轨道。地球周边约有一千颗符合条件的小行星,目前已有93%被定位,其余的还在不断完善。

    赵海斌说,人类也已开始寻找体积更小,但足以对局部地区造成危害的目标,这类目标数量更多。

    庞之浩介绍,全球已建立了近地小行星观测网,其中最先进的是美国在夏威夷建成的由多台天文望远镜组成的装置,被称为“全景观测望远镜和快速反应系统”。今后美国还将建立天基观测站。此外,其他多个国家和组织也开展了相关研究。

    “我国小行星研究工作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包括搜寻、定轨等。”赵海斌说。

    1995年,中科院北京天文台开始实施“施密特CCD小行星”计划,成为当时世界第五大小行星观测计划。该计划使用位于河北兴隆观测基地的施密特摄星镜,在1995到1999年间发现了1颗彗星以及2460颗小行星,其中有5颗近地小行星。进入新世纪后该计划逐渐停止。

    2006年10月,耗时十余年建成的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投入运行,成为我国执行小行星搜索、监测任务的主力军。赵海斌表示,借助这台望远镜共发现了1000多颗小行星,并测定了它们的轨道。

    尽管各国都在推进相关工作,但目前还不能完全保证地球的安全。

    2013年2月15日,当全球超过500个射电望远镜及光学观测站监视着直径约46米、质量达13万吨的“2012 DA14”小行星,等待它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上空飞掠时,却有一颗直径约20米的小行星“悄悄”进入地球大气层,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上空爆炸。这次“偷袭”造成1200人受伤,近3000座建筑受损。

    前段时间甚至有美国前宇航员宣称,地球被小行星撞击的概率达到官方宣布的3—10倍。

    无论这一数字是否准确,庞之浩认为,当前很多对小行星动态的预判并不准确,在观测跟踪方面有待加强,这需要集合世界各国的力量。

    监测、预判只是防范小行星的基础和前提,发现危险目标之后怎么办?庞之浩介绍,人类一直在探索应对方案。

    他说,目前可操作性最强的方案,是发射核弹将具有威胁的小行星击毁,但也有科学家认为此举并不稳妥,小行星被爆破后出现的结果无法确定。

    科学家还提出种种奇思妙想。比如给小行星喷色,改变其吸收的热量以实现轨道偏移;发射引力航天器靠近小行星,将其“拉”开;或是让航天器登陆小行星,并且使用推进器把它“推”走;用质量巨大的绳索套住小行星,通过改变其重心使其变轨等。

    但这些都只是设想,目前的技术尚不具备实施条件,也没有开展过相关试验。

    “目前最指日可待的防止小行星措施,是美国航天局的小行星计划。”庞之浩说,该计划由美国政府主导,试图在太空捕获一颗近地小行星,将其拖至地球轨道。如果成功,意味着实现了对小行星的控制,具备在小行星撞向地球时将其引至其他方向的能力。同时该计划还能产生多种效益,能更安全、更方便地探测、开发小行星。

    据了解,上周首飞试验成功的“猎户座”飞船,正是美国计划用于深空载人探测的飞船。该飞船的首次载人飞行将于2021年进行,获将执行登陆小行星计划。

    (科技日报北京12月11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