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装甲兵工程学院迎来首批全军优秀士兵提干学员。从士兵转变为指挥员,从当兵打仗转变为带兵打仗、练兵打仗,他们转换的不仅是身份,更是思想。
近日,笔者走进该院学员一旅八营这个“兵王”集体,近距离感受“武状元”向准军官、优秀士兵向军校大学生的华丽转变。
“兵王”敢担当
盛夏,坦克综合训练场。只见一辆坦克轰鸣着冲出,扬起的沙尘遮天蔽日。
硝烟中,坦克左冲右突,接连通过障碍、限制路、S形路段。经过起伏路段时,只见坦克时而右转,时而左转,“之”字形快速通过,然后箭一般冲到终点,一个甩尾猛然停下、迅速入库。一连串动作干净利落、毫厘不爽!
曾被誉为“铁甲兵王”的贾元友刚从车上跳下,就被参加中外记者走军营活动的“长枪短炮”团团围住。
像贾元友这样的“兵王”全营共有165个,他们都是来自全军第一线作战部队的“武林高手”。这些“兵王”敢于担当,主动请缨参与大型军事训练任务为该院争光添彩,同时利用这些平台有意识锤炼、提升自身的指挥素质。
“第一小组,寻找有利地形进行战场情况侦查!”“第二小组,呼叫空中火力支援!”……在该院军事技能集训中,该营学员、曾在中国—印尼联合特战反恐演习中被誉为“特战利刃”的张伟等18人组成的助教小组忙的不亦乐乎,他们带来了部队军事训练的鲜活经验,采取灵活多样的实战化组训模式和“模块化”训练方式方法,大幅提高了参赛学员的训练成绩。
该院军训网“建言献策”栏目中,来自“兵王”营的108条意见建议,引来数千粉丝点赞,为该院军事训练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促进了“操场”与“战场”的对接。
铁血铸军魂
“我认为三湾改编与古田会议在党指挥枪原则上,是雏形与成型的关系……”这是满开宏教授宣讲古田会议精神时,学员何军峰举手发言的场景。
学员深刻的见解让满教授“又惊又喜”。刚入学时他们对思想政治工作了解不全面、不系统,为什么短短的两个月有了这么大的变化呢?
据该营教导员李传华介绍,这是该营狠抓创新理论学习的结果。他们结合刚刚在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广泛开展“古田会议永放光芒”演讲比赛、“铸牢军魂”板报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加深学员对古田会议意义、作用的理解和认识。
此前,学员自发组成了6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小组,主动到图书馆查阅红色经典,利用军网浏览红色遗址,利用“三个半小时”登上时事“小讲堂”。
笔者在该营发现,每名学员都随身携带一册“红宝书”,利用业余时间熟读背诵。该书内容涉及学员所在部队的优良传统、个人军旅生涯所见所闻所感、该院的院史院歌院训和哈军工精神以及该院富有兵种特色的铁甲文化。学院、学员旅还组织学员参观院史馆、讲述“功臣号”坦克的故事、邀请第一代女坦克手陈丽兰还原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这一套“组合拳”将部队的红色基因融入该院光荣传统之中,从入学之初就系好学员思想的第一粒“扣子”。
该营党支部将学员普遍存在的因提干而产生的感恩情怀,引导到听党指挥、矢志强军的理想信念上来。一系列举措,让创新理论在学员的心灵深处扎根发芽。
学习就是战斗
每逢高等数学课,刘艳霞教员都会“头疼不已”。由于学员80%以上为高中文化程度,文化基础较弱,况且长时间与课堂“绝缘”,他们一看到满黑板犹如“天书”的数字和公式就发懵。可是他们也有“绝招”,将课上听不懂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下课时“缠着”教员解答,这成了教员“幸福的烦恼”。
“虽然竭尽全力,但有时还是挤入不了厚厚的‘人墙’。”常勇奇无可奈何地对笔者说,“面对‘僧多粥少’的局面,没有挤进去的学员便向其他营的青年学员请教,直到把问题‘连根拔起’才罢休!我们先后结成‘手拉手’共建‘对子’60多个。”
李凯敏教授对学员的“狠劲”颇有感触。因为听不懂,学员往往容易出现走神、打瞌睡的现象。为此,他们采取掐腿、捏脸、按眼的方法,及时跟上教员的进度。
“虽然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但是能学到东西我就觉得很值!”学员杨浩笑着说道,“当兵久了,脸皮也‘厚’了,我们还制作了姓名牌摆在桌子上,方便教员即时点名‘惩罚’”。
如何将这批学员从“操枪弄炮”高手打造成“舞文弄墨”能手?该院着眼他们的第一任职需要,积极探索适合“兵王”特点的培养模式,为每名学员量身制定成长成才“路线图”。同时根据学员入学前从事专业分成坦克兵及装甲装备维修等5个教学班因材施教,努力地把他们培养成“懂技术、能指挥、会管理、能创新”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