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09日 星期二
让理想信念之火越烧越旺
第二军医大学“立信念、铸军魂”科技干部座谈会侧记
俞 治 王泽锋 特约记者 肖 鑫

    初冬上海,黄浦江畔的第二军医大学科技馆,座无虚席,暖意袭人。

    12月2日,一场以“立信念、铸军魂”为主题的科技干部座谈会正在该馆如火如荼地举行。

    这是一次思维的碰撞与心灵的洗礼——如何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魅力?青年科技干部怎样当好“红色基因”传人?从年近八旬的院士到崭露头角的青年医生、从临床一线的知名专家到三尺讲台的资深教授,该校7名“老、中、轻”三代科技干部代表分享交流了自己学习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与坚定理想信念的心得体会,赢得在场200多名参会人员一阵又一阵的热烈掌声。

    “如果偏离了政治方向,就失去了科技干部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我国著名泌尿外科专家、该校校长孙颖浩第一个发言,“科技干部吃透‘新古田会议’精神,最根本的就是听党话、跟党走,这是一名军人在政治上的根本要求”。

    该校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带头人杨放教授从“源头好”“思想活”“根基厚”“指向实”“语言新”等5个角度,深入浅出地解读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令现场人员频频点头。

    中国工程院院士、该校附属长海医院烧伤外科主任夏照帆教授说:“美国仍有近5000万左右的人口没有医疗保险,而我院绝大多数的外来从业人员,已实现了与本地城镇职工一样的养老、医疗待遇。”她补充道,当然,任何一种制度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资本主义制度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教育部“长江学者”、该校附属长征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谢渭芬教授直抒胸臆:“要成为一名真正的人民军医,就必须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砥砺人品、涵养医德,努力在本职岗位上救死扶伤。”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科技干部自学理解能力强、自我教育潜能大,这种身边人说身边事的自主式、讨论式、启发式教育,有助于理想信念更好地在全校官兵中立起来、落下去。”主持座谈会的该校政治部主任王连锁如是说。

    “我的根在中国,我的事业在中国。”作为一名归国华侨,77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该校附属长征医院廖万清教授动情地回忆起当年他婉言谢绝老母亲的挽留,放弃新加坡行医的优厚待遇的往事。他说,面对名利诱惑要常补“淡泊之钙”,“我一点都不后悔回来”。

    发出同样感慨的还有该校生物防御教研室教授戚中田。原来,11年前“非典”爆发后,他服从组织安排,带领教研室从基础医学迅速向军事医学转型。转型动员会上,他的一句“党让干什么就坚决去干”,有效回击了那些打退堂鼓与质疑声音,凝聚了军心士气。他说:“负面的舆论声音越消极,我们就越要担负起在党忧党的责任,主动去激浊扬清。”

    生命之源在于传承。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获得者、该校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廖专副教授深有感触地说:“都是因为站在前辈们的肩膀上,否则不可能有我今天取得的成就。”他率先在国内开展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和胶囊胃镜两项新技术,不到30岁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坦言道:“青年科技干部无论走到哪里,都要铭记传统,脚踏实地,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身上的骨气与志气。”

    该校政委陈锦华听完7位代表的发言后,发自肺腑地勉励大家:“你们有灵魂,学员才会有灵魂;你们有高尚的品德,学员才会有良好的品质;你们有崇高的事业追求,学员才会有远大的理想抱负。”

    “理想信念并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就在我们身边。”座谈会上,该校中医系岳小强副教授在笔记本上写道:“要像7位代表那样,将理想信念的火种融入脑髓,时刻用他淬炼自我,争做科技尖兵。”

    “今天的座谈会,比上一堂纯粹的政治理论课,效果好得多、影响大得多、留下烙印久远得多”,总后勤部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雷永升激动地说,“发挥科技干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领示范作用,这对探索创新教医研单位的政治工作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