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8日 星期五
如何让科研人员热爱“搞科普”?
王飞

    上周,笔者参加了一个科普宣传能力建设培训班,一位授课老师谈到,搞好科普有很多办法,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让科学家以及科技工作者亲自参与到科普活动去,对此笔者深以为然。

    搞科普是有门槛的,没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人多半望而却步,但这对于长期从事某一领域专业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来说,似乎是轻车熟路的事情。无奈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现如今很多科研人员对搞科普的态度,若不是“兴趣不大”,就是“没有时间”。这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原因,笔者只想说说自己感受很深的两点主要原因。

    一是当前的科研评价体系对科研人员从事科普工作的意愿造成了局部影响。在当前的科研评体系下,科研人员热衷于出成果,发论文,这直接影响着科研人员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切身利益。而对于科研人员从事科普工作却没有相应的激励政策与手段,这直接导致很多科研人员都是在默默无闻地从事科普工作。可以想象,在这样的评价体系“指挥棒”的引导下,科研人员搞科普,不仅占用自己的研究时间,而且得不到任何显性的回报和实在利益,所以他们“没时间”、“没兴趣”搞科普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是当前的媒体舆论生态环境对科研人员搞科普的热情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做科普,当然少不了媒体的传播。据笔者了解,目前一些科学家做科普的一个难点,就是非常担心自己说错了,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信息传播速度加快,这边科学家刚讲完话,可能5分钟以后网上就能见到采访内容。对于科学家而言,如果说错了一些内容,他们多少会觉得丢人。而另一个难点在于,由于很多媒体记者缺乏必要的科学素养,在采访科学家后,没有能够准确地用科学语言表达,从而造成“科普做得不科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引起公众对科学家的误解,因此,科学家们面对媒体往往抱着往往不说、少说的态度,这样无疑会使科普效果大打折扣。

    实际上,社会公众已经有了一个广泛共识,即科普不是科学家的分外事,而是分内事,更是责任。那如何让科研人员担起这份责任,愿意甚至是热爱科普工作呢?笔者觉得应该要对症下药,一方面适当改革当前的科研评价体系,在科研人员的考核中增加与科普相关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从制度上引导科研人员以更大的热情从事科普工作。在这一点上国家已经要求科学家在做科研计划和课题时,把科普作为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比如从2012年起,中国科协已和科技部、财政部等单位进行对接,在863、973等国家重大科研计划中开展科普工作的试点,增加一定比例的科普专项经费,从制度和资金上保障科技工作者搞科普的热情。

    另一方面,针对一部分从事科学传播的媒体记者科学素养不高的问题,这需要着重提高媒体工作者的科学素养,招收和培养专业的科学传播人才。一个具体的措施就是在高校开展科学传播基地建设。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设置了传统科普专业和新媒体专业,在高校建立起新媒体科学传播基地或试点工程,旨在培养科学传播专业人才,充分鼓励高校在科学传播过程中发挥其重要作用。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