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20日 星期六
干细胞利用“急救箱”修复细胞损伤

    科技日报讯 (记者常丽君)干细胞能发育成几乎任何类型的细胞,替换原来受伤的细胞,因此是一种很有前景的修复手段,比如修复多发性硬化症、中风或脊髓损伤等疾病造成的伤害。而最近一项新研究表明,除了细胞替换,干细胞疗法还能通过另一种机制来起作用。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的《分子细胞》上。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9月19日(北京时间)报道,一个由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证明,干细胞会通过囊泡中的液体来传递分子,以此与其他细胞“通讯”,帮它们改善周围有害的免疫反应。

    该研究负责人、威康信托医学研究理事会剑桥干细胞研究所的斯特凡诺·普拉基诺说:“在干细胞里,这些微小囊泡就像个微型‘急救箱’,里面放着蛋白质、核酸之类的分子,能刺激目标细胞,帮它们生存下来。基本上,囊泡借鉴了干细胞如何应对炎症环境,并把这种能力传给了目标细胞。”

    比如在多发性硬化症小鼠实验中,研究人员把神经祖细胞(NPCs,一种神经干细胞)注射到小鼠循环系统,它们的脑细胞显出了非凡的修复水平。这表明NPCs释放出了能调节免疫系统的分子,最终减轻了组织损伤,增强了组织修复。

    研究小组现已证明,当NPCs处在免疫反应附近,尤其在和免疫细胞释放的γ干扰素反应时会释放囊泡,γ干扰素能调节免疫反应和固有的脑修复程序,它能在NPCs中触发一种高度特化的基因激活路径,还能与囊泡表面的一种受体结合。当囊泡被NPCs释放出来后,会粘附在目标细胞上,这样目标细胞不仅能获得蛋白质和核酸促进修复,还能获得囊泡表面的伽马干扰素,激活自己内部基因。

    以往科学家曾推测,干细胞的表现可能更像药物,该研究是第一次证明了这种分子机制:辨别信号,运动到身体特殊部位并执行复杂的反应。深入理解这一过程,有助于研究人员找到实现干细胞疗效最大化的途径。

    总编辑圈点

    国际干细胞疗法及研究领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但这并不妨碍干细胞仍是未来临床医学界最具应用前景的一员。而今的这项新研究,强调了由干细胞驱动的囊泡在对环境的扩大反应中,还有一种新的功能,这对于理解干细胞与免疫系统的多层次相互作用,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同时也是解释干细胞疗法的一种新的分子机制。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