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新闻进行到底
经过20多年努力,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但仍有约2.7亿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务工但没有安家,同时已在城镇安家的部分转移人员存在生存困难、生活不适应、认同感不高等各种问题,这种“人的城镇化”远远低于城镇化率的现状,带来许多社会矛盾和隐患。
科普工作该怎样助力“人的城镇化”?作为城镇重要组成部分的社区如何发挥自身特点为“人的城镇化”服务?近日记者随中国科协农村和少数民族专委会及科普专委会调研组赴广东调研。看看那里的社区科普和城镇化工作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新闻缘起——
促进“人的城镇化”,科普成为首当其冲的任务
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珠浦社区,是濠江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社区,辖区面积10平方公里。社区现有人口20992人,其中农业人口转为非农的有4330人。
珠浦社区拥有一批大型工业企业,年创工业产值上亿元,企业吸纳了居住在社区的农村居民,是典型的村转居社区,珠浦社区通过“公司+农户”的生产组织形式,吸收农民土地入股,不断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和居民的收入水平。同时,一方面通过开展科普培训,不断提升居民的职业技能,实现劳务输出和外来打工人员的双向流动,增加进城人员的就业创业机会,使他们真正实现从农民向居民的转化;另一方面,适应产业结构变化的需要,培养新型技能型人才,促进城镇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农村转移人口是目前人的城镇化最主要的人群,他们受教育水平相对低,只能适应简单的体力劳动,从事技术含量低的工作,难以在城镇长期发展。“通过大量多层次的科普工作,不仅加强科技知识和劳动技能培训,提高村转居人员的职业技能,而且不断改善进城人员的生活观念,提升其市民意识。这大概是科普在促进‘人的城镇化’过程中首当其冲的任务。”中国科普研究所郑念研究员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此外,农村转移人口之前在农村生活,深受农村文化传统、生活环境及风俗习惯等影响,进城之后,往往是人进了城,但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并没有进城。由于其自身的文化水平相对偏低,社会认知水平与真正的市民相比有一定偏离,见识和视野不够开阔,缺乏自信心和归属感。这样很容易与本来居住在城市的居民产生矛盾。因此在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理性对待身边的各种问题等方面的科普工作也亟待跟进。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曾对媒体表示,对农村转移人口,特别是农民工群体的城镇化,只有工资和社保是不够的。他说,当今农民工群体中,80后约占60%。这部分农民工对工作、生活的追求明显不同于50后、60后、70后的农民工,他们更在意得到所在单位、领导的信任和社会其他成员的尊重,更看重自身今后的发展前景,更盼望能够融入城市,像城市的80后青年们一样工作和生活。就这部分农民工来说,只按时足额支付工资、上社保等已经远远不够了。只有把培训、住宿、业余生活等逐步改善,并给出今后发展的前景,才能满足他们融入城市的需要,才能更好地调动、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
——核心关注——
社区成为科普主要阵地
农村转移人口进入城市,集中地有两个:企业和社区。企业无疑应该是农村转移人口接受科普和培训的重要来源,但目前的情况似乎并不乐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巡视员林家彬认为,农民工市民化的前提是其在城市的定居,而其定居的前提则是在城市中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迄今为止,农民工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就业的不稳定。在浙江的调研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每人每年换工作0.45次,很少有农民工能够在同一企业工作两年以上。特别是大量中小企业,与农民工签订正式用工合同的比例很低。劳动关系的不稳定,也使企业缺乏提升员工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动机,而这使农民工更加看不到职业发展的前景。
这种状况下,农村转移人口居住的社区能做什么?调研组在广东省潮州市庵埠镇仙乔社区看到了社区这一基层组织在提高社区居民科学素质方面做出的尝试。
仙乔社区辖区范围内有7个自然村,辖区面积约6.12平方公里,户籍居民2563户,人口10245人,流动人口近2万人,学校7所,企业45家,科普志愿者32人。社区围绕提高社区居民科学素质和增强居民幸福感这一目标,积极开展创建科普示范社区工作,通过推动科普进校园、进企业、进楼宇等工作,不仅把科普知识传递到广大住户家中,而且使广大居民上下联动,加入到科普队伍中来。通过开展社区联动的科普活动,一方面通过“小手带大手”的方式,让学生带动家长,提高家长对城镇生活的认知;另一方面,通过科普宣传册、科普画廊、科普短信等形式对这些居民进行宣传和教育,树立他们对城镇环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用这种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社区科普文化活动,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培养社会认同感。
现在,这个社区的居民大多能做到垃圾分袋、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和安全用火、用电,懂得了科学生活,通过开展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和科普进社区活动,社区居民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科学文明,积极向上。
——观点声音——
科普应列入城镇化建设规划
目前,进城务工人员数量庞大,在2012年底就达到了2.7亿人,这一数字还将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进一步增加。按照发达国家城镇化率75%的情况计算,我国还将转移农民3亿以上。
村转居的城镇社区往往是楼房盖起来了,但大量的社会公益性服务工作没有跟上,尤其是科学生产、科学生活等和居民息息相关的科普工作没有跟上。据中国科协的随机抽查显示,科普内容和活动丰富、科普工作扎实的农村转移人口聚居社区,基本没有群众做出诸如抢盐、抢板蓝根等愚昧无知的行为和群众性非法聚集等情况。这部分人群相对从事的工作技术含量、薪资待遇相对也更高。相反,没有开展科普工作的农村转移人口聚居地方,容易出现群体性职业病、闹事等各种问题。郑念认为,这些情况充分说明,做好社区科普工作,使科普与社区文化建设相结合,尤其是针对农村转移人群开展科普工作,解决职业、身份和意识一起城镇化问题非常必要、非常重要和紧迫,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
2013年起,中国科协和财政部联合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以奖代补,鼓励社区为科普增加投入,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引领、推动作用。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调研组建议,在城镇化建设中,应把科普作为“人的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列入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扎实推进。进一步加大对科普经费和设施的投入,完善城镇公共服务功能。同时,进一步加大对科普工作的考核,把农村转移人口科学素质作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作为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切实把“人的城镇化”建设中人的科学素质建设落到实处。
■延伸阅读
国外社区科普实例
为更好地推进人的城镇化,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
1862年7月,美国颁布了《莫雷尔法案》,为社区学院的形成奠定了法律基础,20世纪初,建立了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学院,覆盖职业培训、社区服务等各种内容,其中各类职业培训课程覆盖了家政、机械维修、手工制作、服装设计与裁剪、理财、法律、保健等社会就业急需的技能。
1946年,日本开始成立公民馆,半个世纪后,公民馆已经在日本普及,成为社区学习活动场所:开设各种内容的定期讲座;举办讨论会、讲习会、讲演会、实习会、展览会等;配备各种图书和资料等,为社区居民提供文化补习。
美国的社区文化教育活动的发展还得到各行业的支持,包括银行、企业、艺术机构、地方政府等。一些机构将自己的美术室、音乐厅、健身房、电影院、剧场无偿或打折供社区使用。如美国切维切斯银行在社区内建办公大楼时,社区与它达成协议,地方政府在建筑用地上给予银行优惠,银行在建大楼的同时建一座能容纳450人的剧院租给社区使用,每年只向社区收取1美元的象征性租金。企业等社会机构的捐款和赞助则使他们得到好名声,在社区树立良好公众形象。如一些社区的意大利饭店,每周举行意大利红酒品尝会,免费向公众开放,深受居民欢迎,也为饭店赢来更多的顾客。这种企业与居民间的互动,推动了社区文化活动发展,也为企业带来商机形成“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