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砂锅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对公交的需求急剧增加,但不少市民反映,坐公交出行等车时间太长。请关注——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对交通的需求急剧增加。目前国内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2014年将近1.4亿,有8个城市的汽车数量超过200万辆,其中北京市的汽车保有量更超过531万辆。在这种背景下,城市交通状况呈现:高峰时段拥堵天天见,非高峰时段拥堵也常见,不等公交情况很少见。
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届圆明园论坛暨首都青年教师发展论坛上,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有不少城市正在建立完善实时公交查询系统,未来市民可以通过查询系统,提前获知公交运行信息,减少等车时间。但事实上,实时公交查询系统的完善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刘冬梅表示,“要想得到高品质的交通信息服务,特别是公交信息服务,一定要保证稳定的车载终端产品”。
公交信息实时发布方便出行
刘冬梅表示,其实早在5年前,就有一些城市的公交公司与移动通信合作,推出了实时城市公交信息服务套餐,那些订阅手机套餐的用户“坐公交不用再等了,手机就可以给出一些提醒”。如目前北京、深圳等大城市都有自己的公交查询系统,每个城市的公交公司以及第三方企业都在做信息服务。在智能手机走进人们的生活之后,各种与公交有关的移动终端APP也随之铺天盖地而来。
那么,如何实现公交信息服务呢?刘冬梅说,“从技术的纬度来说,首先要知道车在哪里”,这些信息需要公交车载设备去采集,而后反馈给公交公司,公交公司要对收到的定位数据、运营数据进行比对和处理,再通过不同的渠道发布出去,比如电子站牌。通过这种实时公交信息服务系统,老百姓出门时,就可提前知道“车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到站台等车”。她表示,预计在今年年底,北京市民“就可以享受到比较便捷的、畅通的公共出行服务”。
公交服务智能化仍存阻碍
尽管实时公交信息发布在技术上可以实现,但服务质量如何,还要看公交车载终端的安装程度,以及车载产品的稳定性。
在对公交车载终端行业进行深入调研之后,刘冬梅发现,第二批28个城市的公交车“百分之百安装车载设备有14个,有一半安装了百分之百的设备,有两个城市是50%以下,这个数据看起来不错,但是实际上,对于信息服务的现状反映并不好”。有些公交车虽然装了设备,但是运用得不好,出现了资金投入多但服务水平并不高的问题。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李晓松补充说:“GPS的安装率不代表使用率,一个是客车、货车、微型车都得装,但用户经常偷偷摘掉。有的是设备原因,有的是人为因素;另外,公司的成本也在考虑范围。”
刘冬梅指出,目前整个公交企业智能化过程中,车载设备的质量上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产品缺乏标准认证。“基本都是公交企业邀请行业里面主流的十几家厂家做测试,进行比对。测试基本是3个月的时间,费时又费力,测试完了,也不知道是否权威全面,因此急需指导性的文件。”刘冬梅说。其次,互联互通上存在问题。目前的公交车载设备大概有4—5个电子设备以上,基本上都不是一家的,因此互联互通上需要沟通协调。另外,在更新换代的时候,还需要用原厂家的标准。再者,设备故障率比较高,这也是影响公交企业智能化建设比较大的问题。最后,产业界缺乏改进的动力。产业界因为公交行业本身的经济水平不是很高,经济投入也有限,产业界的企业产品改进度不太足,没有行业认证。
相应车载设备标准有待提高
刘冬梅指出,目前国内产业界缺乏对电子产品的性能、电磁兼容性、气候环境适应性、机械环境适应性、可靠性等因素的关注。国内的确出台了车载设备的行业标准,发布的时间分别是在2011年和2012年。中国台湾也对公交智能化产品发布了行业标准。刘冬梅将台湾标准与大陆标准比较后,发现“台湾的标准高于我们发布标准的3—4倍,如可靠度测试,台湾规定需要测试22个小时,大陆则是8个小时。”
刘冬梅研究团队搜集到几个国内主流产品,进行了电磁兼容性以及其他性能的检测,一个是定位,一个是传导抗扰度,表现出来的结果数据与台湾行业标准是有差别的。为此,她指出,要想得到高品质的交通信息服务,特别是公交信息服务,一定要有稳定的产品,稳定的产品来源。“一方面来自于产品自身的生产厂家自己的品质,另外还需要第三方的监管。产品的高标准,对目前正在开展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刘冬梅建议,要把目前正在拟定的第三套产品标准“做得高一点,让这个行业的技术水平能够发展得更高;有了标准之后,产品的质量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交通部每年的指标抽查制度,还要持续的走下去,这一点对于整个公交行业也非常重要”。另外,她提出,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就要给主流的厂家看得见的动力——市场需求;用户、科研和产业界也需要共同努力,来推动整个公交智能化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