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行动派
近日,金鹰重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正式拿下了欧标EN15085焊接质量体系认证,成功获得轨道车辆产品行业内焊接的最高资质认证。金鹰重工总工程师肖绪明说:“这意味着我们取得了拓展国内外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通行证。”襄阳市旭东路19号,改革开放初期,这家创办于1958年的铁路机械厂还是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型修配厂,如今已成为铁道部大型养路机械制造基地。从5亿、10亿、15亿,到今年即将达到的20亿,6年间金鹰产值翻了四番。
多年来,业内国外产品和国外技术的产品大行其道,高端市场及利润大部分被外国厂商所占据。要打破这种格局并不容易,是选择低头,还是选择前行?
金鹰人选择了后者,把金鹰做大做强。是什么力量成就了“金鹰速度”?
公司董事长段红兵说:“只有持续创新,抓紧抓好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最终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领先的拳头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勇立潮头。”
而坚持人才核心战略,正是金鹰持续创新不断超越的法宝。
2012年9月,北京。“JZW—6型接触网综合检修车”审查会正有序进行。
这场由原铁道部科学技术司组织国内行业专家参与的会议,评审对象是我国首台时速160km的接触网检修作业车。这台凝聚着金鹰重工全体员工心血的产品最终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肯定。而让人们意想不到的是,负责该项目辅助总体设计的,是年仅25岁的助理工程师鞠小李。
“不拘一格用人才”,只是金鹰重工“人才战略”的一个缩影。
在公司内部,他们可谓“不惜血本”,建立了含金量颇高、操作性很强的人才激励机制,为各类“鹰”才提供充裕的研发资金、优厚的待遇。每年投入巨资用于研发,平均占到年销售收入的5%以上。研发中心、产品试验基地以及液压、电气、制动、动力、理化、焊接六大试验平台组成了金鹰创新的引擎。
为提升团队“战斗力”,金鹰变“相马”为“赛马”,开展了全员练功比武活动和人才培养工程,涌现出一批批研发“明星”:卢明舫调试成功的十多个高技术含量新产品走向了市场;易红参与研发的多项产品或填补国内空白,或成为国内首创;杨文志从一名大学毕业生成长为优秀的产品设计人才,并承担了多项产品的设计、开发工作……
与此同时,金鹰在敞开大门引进各类创新人才的同时,更力图为人才创造更好的环境。他们别具匠心地把科研机构搬到了人才聚集处,在武汉成立了设计研究院。同时,企业还与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西南交大、铁科院等高校、科研单位建立了联合开发机制,与美国、意大利、德国等世界知名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构建了一流的研发平台。目前,形成了一支近200人的研发团队。
凭借优秀创新人才和他们创新能力的充分释放,金鹰重工得以成为行业内科技创新的佼佼者。
公司研制出世界上首台适应5700m海拔高度的青藏线高原轨道车,该车成为青藏铁路巡检、视察的重要车辆;国内首家研制出世界领先的恒张力放线车,该车在武广高铁、郑西高铁等多条国家级重点线路中运用,成功解决了高速铁路接触网导线架设精度的世界性难题;国内首家研制出用于高速铁路抢修160km/h客运专线接触网综合检修车……
站稳国内市场的同时,金鹰重工还凭借创新产品、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与欧美公司同台竞争。其生产的大型物料运输车、双向配碴整形车、捣固车、稳定车、清筛机、重型轨道车、起重轨道车等产品出口巴西、新西兰、美国、沙特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率先实现了我国民族品牌铁路工程机械的批量出口,确立了我国铁路工程机械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人的一生是要有梦想的。这里是人才成长的摇篮,更是孕育梦想、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摇篮。”作为行业内品种最多、最齐全的厂家,金鹰董事长段红兵的话正激励着新一代“鹰才”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