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今年的主题是“众志成城,保护海洋”。
2008年12月5日,第6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自2009年起,将每年的6月8日定为“世界海洋日”,希望借此机会让世界各国关注人类赖以生存的海洋,发现海洋所蕴含的丰富价值,同时也审视全球性污染和对鱼类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给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带来的不利影响。
海洋覆盖地球表面的近四分之三,占地球全部水资源的97%,对维持地球上的生命起着关键作用。联合国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超过30亿人的生计依赖于海洋和沿海的多种生物。全球范围内,海洋和沿海资源及产业的市场价值估计每年达3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5%左右。同时,海洋吸收约30%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缓冲着全球变暖的影响,是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然而,人类活动正在使海洋环境受到严重威胁。过度捕捞、污染、海洋酸化以及不可持续的沿海开发和资源开采等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全球多达40%的海洋被认为受到了人类活动的“严重影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今年世界海洋日的致辞中说,不断增长的风险不容许我们继续采用“一如既往”的方式,我们必须改变我们对海洋资源以及沿海地区的认识、管理和使用。我们需要更好地依靠科学来制定可持续的、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洋和海岸政策。海洋事关人类的福祉和地球的未来,各国政府和社会团体应携起手来,确保海洋得到妥善保护。
今年也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第二十周年。《公约》于1982年在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获得通过,1994年11月16日生效。《公约》包含320条规定和9个附件,为人类在海洋上的所有活动提供了法律框架,对领海主权争端、海上天然资源管理、污染处理等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裁决作用,同时也为各国开展各种国际合作提供了基础。(新华社北京6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