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永亮 周 林 邵 明
1963年12月,叶剑英元帅向军委撰写建议推广“郭兴福教学法”的报告。毛泽东主席在报告文中“一个个都像小老虎”下面重重地画了一道红杠,批示赞道:“这一条我最感兴趣,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
半个世纪过去了,郭兴福生前所在连官兵“虎气”是否依旧?近日,笔者走进陆军第12集团军某旅装步二连,探访郭兴福“新传人”——连长徐龙祥是如何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带出过得硬的“猛虎连”。
自设险难练
城市巷战,短兵相接,徐龙祥带领官兵进行装甲车对冲碾压训练,面对迎面而来的装甲车,战士们要快速匍匐穿越只有50厘米高的车底。轮到新兵阮闯时,当装甲车向自己开过来时,模拟训练中表现上佳的他却突然六神无主,一个转身往边上跑去。
“危险!”突如其来的变化让驾驶员来不及反应,就在装甲车径直向阮闯碾压过去的瞬间,徐龙祥一个箭步冲上前去,一把拉住阮闯将其压在身下。电光火花间,战车贴着他俩头皮“碾”了过去。
战车行进中,两侧履带“卡”着平躺的身体碾过,看得人心惊肉跳。有人以这个课目危险系数太大,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事故,建议徐龙祥放弃。他却不同意,认为这个课目挑战的就是战士的心理极限。
“决不能用安全标准代替训练标准,牺牲战斗力保安全。”训练场上,徐龙祥反复告诫大家:“战斗力标准要真正落到每名官兵、每个课目上,把每个课目训实训到位,把每名官兵练成能打胜仗的精兵。”
自增课目练
去年8月,旅里组织战术训练考核,徐龙祥指挥战车高速通过通路时,副旅长孙光涛突然下达“突发情况”:车辆遭“敌”炮火打击,驾驶员重伤,车辆失控,要求战车乘员进行处置。
紧要关头,徐龙祥沉着应对,钻进驾驶舱,迅速固定油门卡尺。待车辆减速后,他指挥高射机枪手进入驾驶舱操纵车辆,军械员接替高射机枪手位置。短短六七秒钟,在车辆行进间果断处置,确保战斗不间断。
车辆行进间乘员完成换手,向前沿继续发起冲击,精彩表现引得现场阵阵掌声。目睹这一场景,连队官兵纷纷感慨:“多亏了连长平时带着我们练‘换手’,不然肯定要抓瞎!”
平时多练几手,战时就能更胜一筹。上任之初,着眼应对战时减员,徐龙祥紧贴实战走多能化训练之路:推行“一专多能、一岗多位、一兵多用”训练,在驾驶、通信、指挥等6个主战专业开展换岗训练,人人能胜任3种以上岗位,精通电台操作、车辆驾驶、障碍爆破等多项技能,每台战车各个乘员间都能在车辆行进间换手。
自增课目练,练出硬功夫。上任4年来,徐龙祥带出了一支响当当、硬邦邦的“猛虎连”,连队年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参加12场实兵对抗演习获全胜,多次被评为“对抗演习先进单位”。 个人先后被表彰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被南京军区评为“郭兴福式优秀‘四会’教练员”、“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新闻人物”,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自寻对手练
“向对手学习,找强手过招,上了战场才能打胜仗。”旅政委陈学斌告诉笔者,徐龙祥不仅在演练中热衷于向对手取经,在平常训练时也自找对手练。
3年前,二连由摩托化步兵改编成装甲步兵,承担装甲步兵连扫残破障行动的课题攻关。徐龙祥主动找到七连连长李克南,约定双方互为对手练攻防、练谋略,两个连队围绕战术战法、电磁干扰、阵地攻防、火力兵力运用等捉对厮杀,斗志斗勇。事后双方相互对照“复盘”找短板,二连的战术训练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上世纪60年代,二连副连长郭兴福创立“郭兴福教学法”,引领我军军事训练改革。今天,徐龙祥率部参加对抗演习中,坚持对照战斗力标准,带领官兵深入研究现代战争制胜机理,战法训法创新有了新方向、新支点。目标主导、火力主战等“热词”从书本进入官兵头脑,反渗透联合群队编组作战样式、多系统多要素组网要点等多项成果被上级推广。2012年6月,在全军对抗训练研讨交流活动中,徐龙祥率部示范交战器材攻防课目,被普及运用。
阳春三月,又是一场信息化条件下实兵演练。二连担负前沿阵地防御作战,班长段康运用电磁频谱分析和北斗系统定位,将“红军”指挥所精确坐标成功锁定,迅速呼唤上级火力实施“斩首”行动。
战幕随着夜幕落下,皓月当空的夜晚,徐龙祥带领全连官兵信步登上山坡,俯瞰硝烟散尽的演兵场,重复着每天晚点名全连官兵虎啸般地呐喊:“明天准备打仗……”
铮铮誓言响彻山谷,久久回荡,诉说着“猛虎连”官兵天天言战、谋战、务战的忧患意识和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