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晓军)南水北调中线水今年10月即将进京,但每年10亿立方米的南水北调“水”,仍然改变不了北京严重缺水的现状。在1月20日的北京两会新闻发布会上,市水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斌对媒体说,北京还将进一步加强节约用水,采取措施确保南水北调的水源质量。
北京人均水资源量约200立方米,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2100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十分之一。刘斌说,世界平均大概在每年7700立方米。现阶段,南水北调中线主体工程已经修通,正在进行通水验收阶段。今年10月,从湖北丹江口水库出发的汉江水,将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路北上,最终抵达北京颐和园边的团城湖调水池,补充北京短缺的水资源。按计划,北京每年将通过南水北调中线接纳调水10亿立方米,大致相当于500个颐和园昆明湖水源。刘斌表示,10亿立方米难以改变北京水资源短缺的状况。
以北京2000万人口计算,人均每年增加水资源量不足50立方米。与此同时,北京每年新增50万左右人口,以每人年均80立方生活用水用量计算,北京每年要新增4000万立方米水资源的需求。刘斌介绍,在1999年北京严重干旱、缺水时期,北京通过超采地下水和异地调水量,超额用水量已经达到8亿立方米,如果再次出现类似缺水情况,10亿立方米的“南水北调”水将所剩无几。
如何确保南水北调水资源的安全和水质质量?对此,刘斌表示,北京将采取五大措施,确保南水北调的水源质量:第一,将加强和水源地相关水质以及沿线干线水质监测和信息共享。第二,在丹江口水库已建立了自来水厂实验厂,研究长江水进京后采取什么样的制水工艺和实验,目前已形成部分实验成果。第三,要加强主干供水管道的改造,减少由于水源置换可能带来的管网不适应。第四,正在研究如何加强南水北调水与北京地表水的联合调度。第五,正在研究制定相应的应急保障预案。
据悉,北京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总目标分为三个阶段:目前第一阶段已完成,北京具备了接纳年调水4亿立方米的能力,满足了常态化调水条件;正在推进第二阶段的一系列配套工程建设,包括输水工程6项、调蓄工程3项,水厂工程11项,智能化管理系统1项。第三阶段计划在2020年前完成所有任务,届时北京将具备接纳年调水14—17亿立方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