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峰冷言
上海市实验学校校长徐红最近在媒体上吐槽,她十分看好的一名高三“奇才”成律,在文史哲方面已经展现出了较强研究能力,却在沪上某著名高校自主招生中没能过得了笔试关,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和考官面对面的机会了。(据1月19日《新民晚报》)
小成同学止步大学自主招生,爱才举才的徐校长“不爽”,完全可以理解。不过,我倒是不觉得这是件多么令人遗憾的事,若有遗憾,当是那所“著名高校”的遗憾。对小成同学而言,无非是丢掉了一条大多数伙伴不可拥有的“捷径”,接下来还有高考这座“普惠桥”等着他过,好好准备便是。能上市里的实验学校,且“文史成绩一直名列全年级前茅”,考个大学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往后的路那么长,“奇才”总会有“奇遇”的。
但“奇才”落败的确是件值得玩味且深思的事。比如,说到“自主招生”,主语当然是高校,但高校怎么做才算正确?社会舆论一边呼吁给高校放权、灵活招生,但一边又对高校的自主行为及结果指指点点、多有不满;再比如,通过“中学推荐”,推荐的结果无非是一次笔试机会,就像小成同学的遭遇,即便校长力挺,也还是止步于笔试,所以从结果来说,中学的“信誉担保”似乎无足轻重。
“奇才”落败,某种程度上折射的是当下自主招生制度的尴尬。这一制度推行有10年,并没有太大起色,“小成的故事”倒是每每见诸报端。一些所谓的“著名高校”表面上拥有了一点儿“自主权”,似乎要极力表现出比高考更科学、更宽容的一面,但又忌惮于突破的风险,结果就像小脚女人戴着镣铐跳舞,跳的人不自在,看的人也不舒服。如徐校长所言:“现在有些高校的自主招生还是以‘门门学科成绩拔尖’为前提,在这样的机制导向下,绝大多数家长又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孩子真正按兴趣来发展个性特长呢?即便孩子有了一点特长,也往往走不远。”
某著名高校的招生处长涉贪曝光后,自主招生也随之陷入漩涡。可见在整个社会监督不硬、透明度不足的环境中,“自主”二字的风险的确令人纠结。不过话说回来,自主招生某种程度上也是个良心活儿,既要借重制度之力,也要凭执行者的良心和担待下决断。在制度和规则尚难保全良心和担待的前提下,考试当然是免却“嫌疑”的“好办法”了,那么,“奇才”落败也就不足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