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17日 星期五
首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阶段性成果将公布

    科技日报讯 (记者游雪晴)记者今天在国家文物局召开的首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座谈会上获悉,从去年4月份开始,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全面展开,历经一年左右时间,目前国有单位的调查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今年将在对统计上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后,向社会公布第一阶段成果。

    据介绍,本次普查对象为全部国有单位,除了国有博物馆之外,还包括国有图书馆、美术馆、档案馆及各级党政军机关(驻外机构)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民间保存的文物暂不涉及。纳入普查范围的国有文物,主要包括1949年以前的珍贵艺术品、工艺美术品、重要古籍、文献资料、手稿以及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化石标本,1949年后重要的实物资料、艺术品、民族民俗文物,1949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鉴定标准范围的作品。

    据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说,由于之前从未对国有可移动文物进行过全面普查,缺少可借鉴的经验,因此这次为期五年的普查,除了系统地掌握国有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及基本状况,包括修复情况、保存现状等外,还希望通过普查,建立我国可移动文物登录体系和管理机制。这次建立的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是开放的,随时可以填报、申报、完善文物的各项信息,也是制度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同时,还希望通过普查,实现国有可移动文物管理及社会服务平台体系,提高文物收藏单位的管理水平,促进文物资源的整合利用,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宋新潮说,随着近年来数字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日趋成熟,使这次普查工作有了更为可靠的技术支撑,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也是此次文物普查的一大亮点。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