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09日 星期四
疾病防控领域拼搏的卫士
——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武桂珍

    ■人物简介

    武桂珍,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美国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我国当前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重要的构建者和推动者、国内外知名的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现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党委书记、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卫生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评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生物安全与防护装备分会副主任委员、科技部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审查委员会委员、国家“十二五”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重大专项能力建设项目责任专家组成员、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技术委员会实验室生物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病原微生物卫生应急实验室网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第三届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病毒病控制所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主任等职。先后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贡献奖、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等,国庆60年庆典上,作为卫生行业劳模的代表登上花车,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几次约好采访武桂珍,都因为她繁多的事务而多次变更时间。见到她时,她告诉记者,能给自己挤出点时间实在不容易。在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简称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记者了解到,作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的党委书记,武桂珍研究员在担当所领导的同时,仍然坚持从事一线的科研工作,成为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域的重要领军人物。

    无悔投入传染病防治

    1983年,武桂珍从北京医学院卫生系(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毕业,30年来,一直从事传染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我国抗洪抗旱救灾防病等工作。

    1991年、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2003年和2004年SARS疫情发生、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不明原因疾病暴发,都可以看到她不知疲倦的身影;一定能看到她冒着被传染的危险在现场开展工作、有条不紊地协调组织的身影……那时候,由于应急工作的特殊性,经常加班加点以至劳累过度心脏时常出现早搏,每当身体感到极不舒服时,她就用按压手上中医的穴位缓解症状,然后继续工作,直到工作任务圆满完成。每当回忆起这些曾经的经历,自己会感到骄傲和自豪。

    2003年面对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时任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综合处处长(以下简称“监督中心”)的武桂珍,早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她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胆识和高尚的职业精神,临危受命担任卫生部防治组北京现场督导组的副组长,每天奔波于SARS定点医院和监督中心处理各项工作……提到此,她说她比常人更能体会到“悲壮”二字的深刻含义。2004年,武桂珍参与卫生部卫生应急中心的筹建,SARS疫情再次发生时,时任卫生部应急办公室应急处理处的负责人,再次投身到SARS疫情的防控……

    作为卫生部的专家,武桂珍从1999年起,也参与了我国与国际组织进行的《禁止生物武器公约议定书》的谈判工作。2001年美国“911”恐怖事件发生后,作为生物恐怖防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为卫生部提供技术支持,在极短的时间内就组织编写了《生物恐怖应对手册》《化学与生物的恐怖事件》,同时上报国务院和卫生部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应对生物恐怖的报告》,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我国应对生物恐怖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担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疾病控制处和卫生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期间,武桂珍参与组织编写了霍乱、鼠疫、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监测和防治工作方案、传染病的诊断标准;为我国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应急体系建立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开创实验室生物安全新局面

    2003年SARS疫情发生后,2004年我国又发生了SARS实验室感染事件引起的SARS疫情,不仅引起国内的再次恐慌,更使我国的国际形象受到严重影响,由此,一些专家型领导被追责,暴露了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上存在的严重隐患,我国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亟待规范生物安全的管理,怀着对疾控事业的钟爱和高度的责任感,2005年武桂珍研究员由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回到阔别三年多的中国疾控中心,临危受命组建实验室管理处,协助卫生部开展对全国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这是我国第一支专业化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团队,从此,也拉开了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序幕。

    发达国家已经有了20余年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经验,而我国刚刚起步,为尽快提高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水平,针对我国实验室管理的薄弱环节,武桂珍主持编写国内首部《实验室生物安全DVD教材》、《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材料安全数据单》及《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指南》,国内外首部《实验室感染事件案例集》等多部专著,集培训与考核为一体的我国首部《实验室生物安全DVD教材》,满足了各级疾控、科研以及医疗等机构随时随地开展专业培训的需要。解决感染性材料运输托运人资质及其包装材料等问题,开创了我国卫生系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依法运输的先河。

    武桂珍率先提出生物风险的量化研究,并在该领域率先申请获得并支持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卫生公益性行业专项、传染病防治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工程院“新时期我国生物安全战略与法律法规研究”等多项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课题。针对实验室生物安全存在的热点问题和关键环节展开了研究,她发表了多篇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论文,创新性的提出了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核心。主持制定卫生行业标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设置规范》、《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主持和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多部卫生部配套法规以及国标制(修)定工作。

    在加强国内实验室生物安全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武桂珍研究员重视借鉴发达国家实验室生物安全方面的先进经验和管理理念,主持了中美和中瑞双边国际合作项目,引进了先进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理念,带动了全行业的发展,是我国生物安全领域的重要领军人物。

    短短的几年内,在武桂珍研究员开创性、富有成效的忘我工作精神的带领下,中国疾控中心乃至全行业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了疾控系统实验室生物安全由分散、无序的管理成为集中、规范、科学全方位的管理模式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肯定。

    三十年来,武桂珍研究员以杰出的科技成果和创新业绩,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我国的疾控事业,为我国的疾病预防与控制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唐文)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