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
让创新动力机制成为发展的火车头
——南通市市长张国华谈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
本报记者 张 晔 本报实习生 徐羽宏

    以发展民族工业闻名、素有“近代第一城”之称的江苏南通,最近再次引发产业界的关注。南通牵手清华控股、清华科技园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这是该市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又一重大举措。

    南通虽地处长江以北,科教资源稀缺,但是近年来通过把企业推上创新主角,借助市场配置创新要素,在科技、产业、人才紧密结合上做出了一篇有看头的大文章,提升了发展质量也壮大了经济总量。近日,科技日报记者就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采访了南通市市长张国华。

    创新转型不是攀比跟风

    “创新跟转型,要同步推进。”张国华眼中的南通,既需要新兴产业的创新引领,也少不了传统产业的转型提质。

    “南通去年成为全省第4个工业产值过万亿的城市,现在南通的发展,已经越过了单纯依靠资源投入的阶段,现在这个阶段要新的驱动力量,创新驱动就像火车头一样,带动我们整个企业的发展。”

    张国华告诉记者,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总有其规律可循,南通市的创新和转型就是基于苏南昆山发展经验而来。作为前昆山市委书记,张国华认为搞创新不能一哄而上、盲目跟风甚至攀比,尤其是在发展新兴产业领域,一定要根据地方的产业基础、科教资源等实际情况来作决定。

    张国华主政南通后,提出的创新路径是:开放式、网络化、集聚型。开放式就是针对南通高校、研究院所等创新资源不多的实际,走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之路,在全球范围内汇聚创新资源;网络化就是通过产学研合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途径,把某一产业领域的创新资源构建成网络,为南通的创新服务;集聚型就是以项目为纽带,以完善产业链为手段,推动创新型企业集聚发展。

    近期成立的南通产业技术研究院就是这种创新路径的最佳诠释:产业技术研究院采取行政化推动,企业化运作,“研究机构、科技园区、产业基地”三位一体的运作方式,围绕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和生物技术等四大产业,整合全市科技资源,引进新生力量。目前,已经有中科院、清华大学等10多家研究机构入驻;搭建了软件技术、数据文献、化学物安全评价、生物医药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成效卓然。  

    创新转型不能闭门造车

    “创新和转型的过程十分痛苦、任务十分艰巨、前景十分光明。”这“三个十分”融汇了张国华在苏南、苏中两地执政过程中,对创新和转型的直观理解和切身体会。

    传统产业,既是经济的命脉也是南通的命门。在南通,有一批总量庞大、企业众多的传统产业,如造船、家纺、建筑等,2012年全市六大主导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90%。

    过去“吃粗粮、干粗活”的传统产业,现在能不能练就一身内功,与新兴产业手搭手,跳上一曲小清新的现代芭蕾,成为检验南通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的现实考量。

    而张国华则举重若轻,他的应对之道是两个字:学习。

    早在昆山,张国华就提出“三学”概念:“整体发展学习新加坡,产业提升学习韩国,自主创新学习台湾地区。”来到南通,他依然将学习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法宝”:全球化的今天,创新已经不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敞开大门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

    “今后的建筑业不是只靠泥工瓦工了,而是依靠模块化、数字化。”2012年的一次英国之行,让这个来自中国建筑之乡的市长印象深刻。回到南通,他就要求学习国外经验,要让绿色建筑、智能建筑代替过去的“南通铁军”成为新的看点。今年7月,南通引进了我国土木工程界的领军人物欧进萍院士,他将在此打造出一个重量级的土木工程智能材料与结构系统的创新产业基地。无独有偶,4家南通本土建筑企业与政府联办、主攻绿色低碳建筑的江苏通创现代建筑产业技术研究院也在今年7月成立运行。

    “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还是要通过发展来解决,发展还是硬道理。只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结构、抓创新、促转型,最后就能达到促进发展的目的。”张国华如是说。

    创新转型离不开市场配置

    建设创新型城市,关键在科技、核心在人才。张国华说,曾经有一个形象的比喻,80年代乡镇经济是“抢钱”,90年代开放型经济是“抢项目”,现在创新型经济就是“抢人才”。

    但是,这人才怎么引和评价才科学?

    “用考察干部的眼光来看人才,是肯定不行的”,张国华说,“要听企业家的意见,因为他是用人才的,他知道这个人值多少钱。”

    在南通设立的“312产业人才”计划中,其中一项是引进50名“千人计划”专家。张国华面对记者掰着手指头算了半天,也没找出一个落户在大学的“千人计划”专家,而落户在企业的倒是有51名,这不能不说是发生在南通的一个奇特现象。

    张国华告诉记者,在南通有两家叱诧风云的企业:中远船务和中天集团,一家造船的一家造光缆的,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是从传统产业起步,但是准确把握市场脉搏,主动配置资源要素,从而成为企业创新的标杆。

    中远船务在2008年之前,是中国乃至世界修船改装业的“老大”,但是中远船务却在这种极度的“盛世”中嗅到一些危险信号毅然转型:通过在新加坡招聘的近30名工程师,吸引了国内近400人的工程师团队,开展海工装备的设计研发,以海外订单倒逼技术创新,不仅引领世界海工装备发展,还捧回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而中天集团的发展经历更具传奇色彩: 20年前是一家乡办砖瓦厂,今天是拥有20多家子公司,年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天集团申请获得了200多项国家专利,由中天主持或参与制订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达50多项。秘诀就是坚持不懈的产学研合作。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