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
构筑区域创新体系的“钢筋铁骨”
——创新驱动发展的江苏实践(下)
本报记者 张 琦 张 晔 韩义雷

    创新驱动发展

    这里,曾是全球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台风眼”。

    占据外向型经济先机的“苏南模式”一度蜚声海内外,却也让经济发展“先行军”的江苏率先遇到了“新课题”——

    高速增长之后,面对土地资源紧缺、环境压力以及劳动力比较优势弱化等多重制约因素的影响,作为工业大省、开放大省和科教人才大省,如何找到引领经济发展新的“动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驱动力。”在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省政府党组成员、科技厅厅长徐南平看来,江苏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特殊的省情,决定了必须以创新寻求新的增长动力,走创新驱动的科学发展道路。

    实际上,早在2006年,江苏就率先作出了到2015年建成创新型省份的重大决策;2011年,创新驱动战略就已被江苏省委省政府确立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

    三年来,以实施科技创新工程为总抓手,江苏的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五年位居全国前列,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12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3%,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6.5%……

    一个充满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一个特色鲜明的创新型省份正在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日渐清晰。

    创新驱动转型:牵住科学发展的“牛鼻子”

    2008年11月5日,苏州高新区科技城。

    时任江苏省省长助理的徐南平见证了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的揭牌,这正预示着这座曾在承接全球电子制造业产业转移中拔得头筹的高科技园区,与远在东北的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千里联姻”。

    “‘开放型’经济作后盾,‘创新型’经济打前站。”

    20年高速发展之后,作为全国首批创新型科技园区试点的苏州高新区人清醒地意识到,缺少自主核心技术、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环节的“加工基地”模式,必然导致产业分工话语权和市场竞争主动权的缺失。

    在高新区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顾君看来,让大院大所孵化“产业化公司”,不断延伸创新产业链,正是苏州高新区转型发展的“智慧选择”,“一个大院大所的引进,在其周围,就会集聚起一批所属行业的产业链来!”

    的确,“龙头”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的进驻,不仅孵化带动了一批创新企业入驻,更撬动催生了专注于承接成果转化的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等一批公共服务和产业化平台。以医疗器械为代表的一批新兴产业,正为“高”与“新”添加上崭新的注脚。

    在一度被称为“英雄不问出处”的昆山,产业结构调整的命题也同样紧迫。

    一向以“醒得早、起得早、跑得快”著称的昆山人,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掏出数亿元,搬走几十家低端制造业企业,腾出上千亩土地,蓄势为城市发展注入“创新基因”。

    “腾笼”,不为“换鸟”,而是“换凤”——

    如今,小核酸、机器人等一系列特色产业的打造,已经成为昆山“笔记本电脑之都”之后“镶着金边儿”的新名片。

    苏州向北,苏通大桥俨然一条“黄金通道”连接长江两岸。

    相比于此前从南京坐一夜船才能到达的“尴尬”,如今,南通到上海的车程已经缩短到1个小时左右;与此同时,作为江苏第4个工业产值过万亿的城市,南通地区生产总值即将突破5000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

    然而,这座有着“中国近代第一城”美誉的城市,也警觉地意识到了“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

    如何既抓住苏南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更在新一轮竞争中实现城市发展动力的转型?对于2011年从昆山市委书记任上履新南通市市长的张国华和6500万南通人而言,依然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和挑战。

    全社会研发投入增幅连续三年全省第一;所辖8个县市区,连续两年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县市“满堂红”……

    走访南通,在这些并非广为人知又耐人寻味的数字背后,彰显的正是这座意欲领跑苏中发展的城市贲张的“创新冲动”。

    “加快转型升级,要与推进创新驱动一起抓。”从江南到江北,张国华始终坚信,“创新驱动是核心战略,是科学发展的‘牛鼻子’,就像‘火车头’一样,始终引领着发展的方向。”

    长期以来,江苏县域经济占据了全省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

    但对于同样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又动辄产业规模百亿以上的众多企业来说,最多由一名乡镇“科技助理”提供的科技管理服务,总显得苍白而无奈。

    作为科教资源大省,如何将更多的科技创新资源引到基层,切实推动科技管理工作重心下移?

    率先遇到问题,就率先解决问题。2008年起,在徐南平的推动和主导下,一批批旨在打通科教资源与县域经济发展“隔膜”的“科技镇长团”奔赴江苏各地。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科技创新要求,由院所、企业、政府构成的“三螺旋”结构在一个个原本深居高校的“团员”们身上碰撞,聚合,发力;此后,在镇长团驻扎的首个试点地常熟,按照“企—园—校”逆向思维建立的首个国家大学科技园,更将省内外近20所高校的各种产业合作平台、技术转移中心和研究院“收入囊中”。短短几年,这个“多校一园”的特色园区就已孵化集聚企业140余家。

    完善创新链条:构筑产业链条的“最强筋骨”

    中国人要来了!

    2011年,一部由BBC播出的同名纪录片中,映入眼帘的第一个镜头,即是云集海外的南通“建筑铁军”。

    也许,你会以为,当下的“热词”创新与砖头瓦片和包工头儿构成的建筑产业似乎“风马牛不相及”。

    而事实上,在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建筑之乡”,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远非如此想象。

    今年7月,我国土木工程界的领军人物欧进萍从大连远赴南通。

    由他率领的创业团队,不仅为南通带来了首家“院士企业”,更意味着一个国家级的土木工程智能材料与结构系统的创新产业基地将在此酝酿。

    “无论是智能建造,还是海洋和船舶工程的电子配套件,都是围绕南通的优势传统产业,力图在创新链前端发力。”

    在南通市科技局长朱千波看来,融技术研发、公共平台、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南通产业技术研究院破土而出,一批院士专家高端团队的吸引集聚,以“智高点”抢占制高点,正是南通作为后发城市的“务实之举”。

    如何构建更加完善的创新链条,让产业发展更具潜力和活力。事实上,更踊跃的思考者不仅仅是政府,而是在市场大潮中搏浪前行的企业——

    在中天科技研究院的大厅里,120、150、200毫米的大规格光纤预制棒赫然耸立。

    从我国第一根商用海底电缆,到第一根5000米水深的深海光缆,再到我国第一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纤预制棒……标志着由一个建材小厂起家的“草根”民企,已经一路攀上了产业链的最高端。

    “持续好几年,多少亿扔下去连点儿响声都没有……”参与海缆研发的中天总工程师谢书鸿唏嘘的回忆,让人不能不感慨,这家认准产业高端发力,以“天文数字”般的经费投入研发,拿出百万元重奖科技人员的企业,有多少专注创新的胆魄和风骨。

    在中天人看来,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基因”远非一句空话,无论是旨在鼓励员工创新的国内首家“知识产权银行”的设立,还是旗下34家子公司围绕产业链条“一企一品”的特色优势培育,都印证着来自企业界的一句共识:“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没有自主创新的技术能力,就不会有操之于己的战略产业。”

    “一个新药研发动辄要十几年,早期研发投入尤其高,对于企业来说负担很重。”对于先声药业副总裁殷晓进而言,尽管企业的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一度高达8%,如何找到更加持久的创新模式,却是他和企业的领航者们一直苦苦思索的课题。

    2012年8月,一场在美国波士顿举办的“创新药物百家汇”推介会,让前来聆听的诸多业内人士眼前一亮。

    “我们不仅提供战略投资、低租金的办公及专业实验场所,还可以为创业团队提供新药临床报批及注册等各种增值服务,对于好的研发成果,我们可以收购并做后期开发和市场……我们还准备建立一支基金,以吸引更多的VC和PE注资创业团队……”殷晓进“蛊惑性”极强的表述,几乎句句瞄准了归国创业者所共有的纠结和犹疑。

    “5年内孵育和培植不少于100家生物医药研发型创新创业公司。”毫无疑问,在这个庞大的目标背后,这家从独自研发到致力打造贯通产业链条的“新药研发孵化器”的药企,正在创新之路上迈出意味深长的一步。

    “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界的殷殷期望,更是区域创新能力“五连冠”的江苏大地上早已开始探寻的创新实践——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面向市场的导引,创新链条的巧妙粘连,梳理平顺,挑动起的不仅仅是区域创新体系最敏感的神经,更将为创新型省份的打造增添最为强劲的“筋骨”。

    政企合力突破:收获璀璨“创新图景”

    2012年早春,北京。

    一家来自长江入海口的企业,有些出人意料地从人民大会堂捧回了沉甸甸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这是江苏省内迄今唯一一个以企业为主完成人的大奖,更是靠“敲敲打打修修补补”起家的中远船务转型中国海洋工程装备技术设计领跑者完美的“跃升曲线”。

    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2008年之前,这家企业获得的国家专利数还仅仅是“零”。

    尽管当时中远船务的船舶修理改装业务已经做到了中国第一、世界领先,但站在巅峰的“制造王者”也许已经预见到了修船业不久即将到来的“冰河世纪”——在修船市场的“黄金期”中,企业果断转型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海工装备制造领域,超常规大手笔地引入20多名境外专家,以海外订单倒逼技术创新。

    与此同时,企业所在地的南通科技局不仅专门组织科技创新小分队上门服务,还邀请高校院所的专家帮企业出谋划策,协助企业申请各级科技项目经费,深入企业宣传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短短几年间,企业的发明专利已经达到8项,承担各级重大科技计划项目7项,更诞生了世界首艘超深水钻探储油平台、世界首座八角型钻探生产储油平台……等多项“世界第一”。

    可以看出,从0到1,短短几年间的“惊人一跳”,并非计算机方寸世界里“闪转腾挪”的玄妙,而是企业自主创新的转型实践与区域创新环境迸发合力的硕果。

    有人说,如果把科技创新比喻成“喝到正宗的牛奶”,那么要培育好的“奶牛”,政府就要建好“精致的牧场”。

    “在科技创新中,政府一定要舍得投入,分担风险。”分析政府与市场的辩证关系,主政江苏科技工作的徐南平也同样认为,强调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并不等于说政府就可以无所作为。

    “要像抓工程一样抓创新!”

    构建风险补偿资金池,力推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促进小企业加快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大力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抵扣等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

    一项项“实打实”又“硬碰硬”的举措,不仅引燃着企业创新创业创造的热情,更彰显着一个经济大省先行先试、依靠创新推进区域转型升级的决心和锋范。

    3年来,在科技创新工程的强力推动下,江苏交出了一张张满载豪情的“优异答卷”——

    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82%;

    企业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分别增长147%、160%和161%;

    研发人员超过50万人;

    先后囊括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技术发明一等奖、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

    有底气,更有魄力。

    回首3年前,“面对世界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加速推进的机遇,以创新驱动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势在必行!”这是江苏人自我激励的豪情誓言;

    回望3年来,从创新型省份到城市、园区,再到乡镇、企业五个层级的创新实践,正交织出一个充满张力和生机无限的区域创新体系。

    无论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高端决策、战略布局,还是一批创新试点城市和园区的智慧转型、跨越发展;

    无论是发达县域经济链接高端智力资源的合力迸发、大胆实践,还是南京“未来网络”、无锡物联网、苏州纳米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萌芽于“草根”又极富创新激情和梦想的企业群体勃然兴起,勇往直前……

    以创新驱动为特征的“先发之路”上,向着璀璨的未来图景,江苏,正砥砺前行。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