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
“打 赢” 将 军
——记献身雪域高原武警西藏总队原司令员郭毅力(上)
杨燕群 李凌志 邹立云

    时代先锋

    冬日的下午,阳光和煦。雪域高原烈士陵园里的一座新坟,碑文还没来得及刻上,他就是武警西藏总队原司令员郭毅力。

    2013年7月10日,郭毅力突发心肌梗塞,倒在了出差途中。

    38年前,18岁的郭毅力来到这里,直到生命永远定格在第56个年轮。他始终的想法是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保卫国家,正如他在《踏雪有痕》歌词里所写:“吼一声最近最近的蓝天,我挺立在高高的雪山顶上。喊一声最爱最爱的祖国,我用青春呵护你的茫茫域疆。”

    处突维稳 果敢亮剑

    西藏不同于内地任何一个省份,地处边疆,涉及民族宗教,一直被分裂势力所觊觎。西藏无小事,这也正是郭毅力司令员为之运筹防范、呕心沥血的千斤重担。

    据不完全统计,郭毅力任武警西藏总队主官5年多,跑遍了所属中队,包括青藏铁路的无人区,下基层检查累计行程25万余公里。其中2008年就跑了近63000公里,新配发的车子一年磨平了10个轮胎。有人说,郭毅力是累死的。人们会问,和平年代,一个将军需要这样拼命工作吗?这一切要从几年前的那场战斗讲起。

    在一次重大维稳行动中,面对复杂的社会形势,一连几个夜晚,郭毅力办公室的灯都亮到深夜。他认真研判维稳态势,并向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武警总部报告自己的判断。

    维稳行动中,郭毅力审时度势提出“政策第一,纪律第一,稳妥处置”的行动方略,为部队圆满完成任务提供了有力保证。

    时任作战处长的孙明华告诉记者:“整个西藏没有郭司令员没去过的地方,尤其是拉萨市,他是一个活地图。哪个地方出现什么问题,他知道最近的兵力在什么地方,感觉司令员根本用不到我这个作战处长。”

    “弄虚作假出不了战斗力。”将军是名儒将,对人对事宽容大度,可对待部队训练毫不含糊,眼里从不揉沙子。

    2010年5月,部队演习正酣。一支队作战指挥中心,电子银屏不停插播演习进展情况,电报声、信号声……此起彼伏。而参谋长漆伦学却心无旁骛地熟悉汇报稿。一个小时后,演习的第二步骤将由他来完成。虽然,事先他已经多次熟记稿子,但马上要面对全总队报告,仍不免紧张。

    正在这时,原本应该待在总队指挥中心观摩演习的郭毅力却突然出现在了一支队指挥中心。支队领导大吃一惊。

    “待在导演部看不出实情,我就是要到现场来看。”郭毅力道明来意后,要求支队所有参演人员脱稿汇报情况,结果可想而知。

    郭毅力严厉批评了一支队演练当演戏,立即下达了三道命令:一、演习全部推倒重来;二、参演人员必须脱稿汇报;三、打乱演习程序,各支队不再指定课目,全部随机抽查。

    三道命令一下,官兵的实战弦都绷了起来,念稿子的、走过场的、跑龙套的都没了踪影。虽然演习中暴露了一些问题,但却真正检验了部队的实战能力。

    守责战位 永在前沿

    1.78米的个头,一双作战靴,一身迷彩服,走在队伍前,郭毅力格外威武。

    总队的官兵说:“我们的司令员,哪里有重大任务,哪里有危险,哪里肯定有他的身影。”

    此话不虚。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庆安保、当雄地震、墨竹滑坡、珠峰护圣火……哪里艰险,哪里就有郭毅力。

    今年3月29日,西藏墨竹工卡县扎西岗乡甲玛矿区突发大面积山体滑坡,83名矿工被埋。事发当天下午,郭毅力就率领部队冒着大雪赶往事发现场。

    那几天,赶巧他犯了痛风病,膝盖、踝关节肿得老粗。他左手拄着拐杖,在现场召集相关抢险部队开会,部署抢险方案,指挥救援行动,一连3天。

    2008年5月8日,一个载入历史的日子,奥运圣火登顶珠峰。为了这一天,郭毅力和他的官兵们付出了难以言表的艰辛。

    早在当年2月开始,郭毅力3次率队对拉萨至珠峰大本营的路线进行实地勘察,详细掌握任务区域的地形、道路、敌社情等情况,制订了应对交通事故、自然灾害、车辆故障、恐怖袭击等6大类18种突发情况的方案,并实地进行实兵演练。4月28日8时50分,郭毅力率队经过670公里的长途跋涉,护卫圣火到达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

    此时的珠峰脚下,狂风挟着飞雪,针刺般打在人的脸上,郭毅力和大多数官兵一样,出现了高原反应,呼吸急促,头痛欲裂,嘴唇发紫。可他顾不上这些,一边指挥安营扎寨,一边调整警卫哨位,一直忙到深夜时分。他见大本营帐篷少,就把自己的帐篷让给了媒体记者,自己睡到了指挥车的副驾驶座上。当天晚上,他3次起来查哨,直到东方发白。

    砺剑如战 瞄准打仗

    在武警西藏区域训练基地,记者观看了一盘录影带。画面里,郭毅力正在给战士们示范刺杀动作。将军神情专注,动作一丝不苟,从举枪到出枪每个环节一遍遍示范纠正。可细心观察,将军的神态已非常疲惫。这段珍贵的影像资料,是将军去世前6天在训练基地指导官兵刺杀动作时留下的。

    “就是在7月6日,郭司令员去世前4天,还打电话向我询问对抗训练的情况。”总队训练基地政委朗杰哽咽着说。

    郭毅力从去年训练基地选址、修建到完成使用,先后到训练基地69次,可以说训练基地的砖砖瓦瓦都留下了他的汗水。

    在历时三年的后勤三项建设的督导过程中,郭毅力以一个军事指挥员的目光,对整个西藏7个地市、数百个执勤中队所担负的区域目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摸排,数十支反恐机动分队被合理的安插其间,形成了一张遍布西藏的治安防控网络。

    2011年4月,跨区域长途机动拉练开始。那曲地区平均海拔4200米,交通不便,水炮车体型巨大,运动不便,支队领导壮着胆子提出不带水炮车,将军的回答斩钉截铁:“不带武器上战场,那叫演戏!你们就是扛也要给我扛来!”

    正因如此,他带出了一支能征善战的高原部队。他任主官的5年中,部队执行处突任务230次,次次向党和人民交上了合格的答卷。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