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7日 星期五
网购节的制造
卢阳旭

    转眼间,已到年终岁末。圣诞、元旦和春节接踵而至,过节、购物又周期性地纠缠在一起。与几年前相比,网购成为时下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这几年一路狂飙的“双十一”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很多人在考虑买什么、在哪买、以什么价格买时,会自觉不自觉地把它作为参照。

    为什么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们有如此能耐,在短短几年内愣是硬生生地造出个参与者众多、交易量巨大的购物节来?

    道理不难明白,比平日更低的价格,让买家们欣然前往;而通过集中降价,薄利多销或者赔本赚吆喝以图来日方长,也让众多卖家乐此不疲。但是,买家和卖家的上述行为倾向在网购出现之前就存在,而且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道理也几近常识,为什么如此形态、如此规模的购物节非得等到最近这几年才能出现?

    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要回答的问题不是人们为什么会参与,而是什么力量能在短时间内让那么多人卷入其中?鄙人之见,技术,能放大市场集聚效应的技术的快速发展,是短时间内制造大规模网购节的一个关键条件。

    市场集聚效应的核心在于,以人口的集聚带动交易的集聚。也就是说,聚集起来的买者和卖者可以进行更多的互动,获取更多的产品和买卖信息,并最终达成更多的交易。事实上,阿里巴巴之所以入股新浪微博,拥有几亿注册用户的微信之所以被当个宝,原因就在于它们占有“入口”资源,有很强的导流作用,能带来网络人口的聚集。

    与此同时,技术的发展使得网购平台能在给卖家提供几乎无限的虚拟货架的同时,也能为买家提供便捷的搜索服务和信息服务(包括产品信息、销售信息、评价信息等)。凭此二者,网购平台上的商品可以丰富而不杂乱、充裕而不压抑。虽然目前这种体验远非完美,但很难想象,在实体店内能够有秩序地摆放同等量级的商品且能达到如此效果。

    更重要的是,处理器、储存器和带宽技术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创造出极大的充裕和可免费提供的数字产品(尤其是网络存储空间和各种应用软件)。网购平台可借此以极低的边际成本提供货架空间、搜索服务和其他软件管理服务,极大地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并最终促成更多的交易。可以看出,在相关技术群组的支持下,卖家和买家同时聚集在网络平台上,卖家图的客似云来,买家图的货比三家,通通可以轻易地实现。

    作为被亚当·斯密认定的天生倾向交易的动物,人们需要交易,希望更方便、更低成本地达成交易。技术的进步催生了网购平台,为大量人口在短时间内完成聚集、互动提供了可能,市场集聚效应得到极大增强。得此条件,交易在短时间内被集中引爆也就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了。

    任何一个节日的产生都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如果要逃脱昙花一现的命运,更需要有人们认可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持续支撑,成为人们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中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双十一”能否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成为一个感恩消费者的固定节日还有待观察。但热闹火爆的“双十一”确实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契机。人们需要更加仔细地思考新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使用如何改变人们的互动机制和互动成本,进而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