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金薇 胡利娟)为响应汶川“5.12”地震灾后重建,国际竹藤组织于2009年启动的“四川灾后生计恢复项目:促进环保型竹产业链建设项目”,实施4年来,有8个受灾县市、超过23000家农户直接通过项目建立的竹子生产合作社受益。这是近日从国际竹藤组织获悉的。
“项目支持我们建立专业合作社的同时,还请专家指导竹林培育和竹子加工技艺,并帮着找到产品销路。” 四川省都江堰市向峨乡笋用竹专业合作社副社长于磊介绍说,竹子已成为我们新的收入来源,尤其是对那些留守老人和妇女,现在不出家门就可以挣钱,解决了家庭和生活不能兼顾的难题。
据了解,项目执行期间各试点县平均竹产业产值增长翻了五番,就业比例平均增长4倍,从业人员收入平均增长35%左右。同时,参与项目的200多家中小型竹子企业生产环保达标率达到了90%,原料综合利用率从75%提高到95%,市场销量增长10%以上。此外,超过50万名普通消费者提高了对低碳环保竹产品的认知。
“竹子是稳定投资的农产品,通过建立可持续、环保型竹子建材产业链,以加大对当地竹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受灾地区提供就业和收入,并帮助灾民重建家园。”国际竹藤组织环境可持续项目主任楼一平博士表示,希望能够在全球推广此竹产业链模式,使中国和世界其他竹产区的贫困社区受益。
四川省林业厅长尧斯丹称,与其他许许多多的四川地震灾区援建项目不同的是,该项目更关注灾区生计恢复,把着力点放在了产业能力提升上,这不仅是给灾区输血,而是设法引导、恢复与增强灾区的造血机能,这一理念,使我们能够更加注重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能力提升有机地结合。
据悉,国际竹藤组织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独立的非营利性政府间国际组织,致力于提高竹藤在全球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已与50多个国家开展合作,帮助当地政府部门、企业和社区对竹藤资源加以创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