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03日 星期二
探访北京飞控中心“时间统一系统”
本报通讯员 谢 波 姜 宁 本报记者 付毅飞

    北京时间12月2日16时,嫦娥三号探测器已在太空遨游14个小时。记者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时统机房看到,电脑屏幕上清晰显示着北京时间、任务时间和北斗时间,与普通时钟不同的是,这些时间已经精确到纳秒量级。

    “航天任务中,航天器的测控对时间提出了很高要求,时间精度要精准到微秒量级,也就是百万分之一秒。为了做到精益求精,我们的时间精度标准更为严苛。”该中心时统专家梁玉秋说。

    如同打仗时指挥员会要求各作战单位“对表”,以保证作战行动协调一致,嫦娥三号任务中,整个测控网包含遍布全球各地的测控站和测量船,涉及到成千上万台设备,同样需要实现整个测控网的时间同步。比如火箭发射、器箭分离、入轨控制、变轨控制等关键环节,都需要准确的时刻标志,否则会影响测控的准确性,甚至导致整个试验任务的失败。

    要做到时间的高度统一,“时间统一系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据介绍,为了确保时统设备稳定可靠,北京中心针对深空探测,对现有时统设备进行了多次升级改造,引入了时差及频率准确度比对测量技术、故障诊断技术等多项关键性技术,可以通过故障诊断程序对系统故障进行自动检测和切换,并设计了“时统集中监控系统界面软件”,监控信息齐全,便于参试岗位人员及时、全面掌握设备状态和应急处置。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