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 博
聚焦嫦娥“奔月”
目睹了嫦娥三号今日凌晨的发射,记者12个小时后再赴发射中心采访,正好遇到“长三乙”火箭总设计师姜杰,她告诉记者:基地没有休假,也无法放松,因为很快有一颗玻利维亚卫星的商业发射任务。记者在发射中心看到,工程车和吉普车开进开出,穿灰蓝色防静电服的职员,还有扎武装带的军人行色匆匆。发射塔旁的加注房附近,还有团队在忙碌。
身处西昌卫星发射平台,四周都是郁郁葱葱的山峦。但记者并不觉得阴冷和封闭,倒是觉得开阔和放松。山间河水潺潺,野果随处可拾,还有牛羊放牧的痕迹。基地设施和建筑分布在几个山头,并不显得局促。
来之前,记者以为卫星发射中心在偏僻的深山。实际上,从发射塔驶下山坡,十几分钟就到了人烟稠密的河谷,接着从高速公路抵达繁华的西昌市中心,不过一小时左右。
相比之下,记者去过的酒泉东风航天城才真是闭塞,周围荒无一人;开到最近的军用机场,还得在戈壁滩奔驰三个小时。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人气则旺得多。记者今天看到,工作人员还要维持秩序,防止游客们离发射塔太近。好奇的游客昨夜在附近的民房顶上观看发射。他们告诉记者,每人掏了四千块钱,搭乘大巴进出山沟,只为体会那十几秒的震颤。
基地里有几百名胸前挂着考察牌的学生,来自省内的学校。一位在塔前流连的高中生说:“我昨晚在电视上看了直播。来到现场才知道发射塔这么高,得抬头看。”
西昌基地是1970年开建的,1982年具备发射条件。西昌基地一位领导告诉记者,当年找这么一个地方还很费劲——居民尽量稀少,又有足够大的平地。
相比酒泉和太原基地,西昌纬度低,海拔高,很适合卫星发射。纬度低,意味着火箭从旋转的地球上飞出,会有更大的初始速度;海拔高,就好比在二楼发射,比一楼要省燃料。
而且西昌气候凉爽,温差不大,1月平均温度将近10度,7月平均温度才22度。这也是一大优势,让液氢和液氧灌注之后更稳定。
目前,西昌的技术团队正参与建设海南的发射基地,那里纬度更低,不过有一位刚从海南回来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那里有半年时间都是“闷一身汗”的天气,气候不如西昌。
西昌基地共有2号和3号两个发射塔架(1号从未建成)。2号发射塔主要用于发射中、重型卫星。这次嫦娥三号也是从2号塔架起飞的。3号塔架正在改造,适应更多型号的火箭,完成后,西昌发射能力将从一年10发火箭提高到15发。
1984年,中国的第一颗同步轨道卫星就是从西昌起飞。中国火箭把卫星送到很高的同步轨道,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1986年,中国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也是从这里发射的,改变了中国人一直租用外国卫星来看电视和听广播的状况。现在,西昌的高轨道卫星发射能力已经是世界顶级。
但是,记者对西昌的最初印象,是1990年澳星发射失败那一次,还是小学生的记者,晚饭时间从电视直播上看到,火箭喷出一阵棕烟后,竟然原地不动。
最后一次失败发生在1996年。这之后,中国火箭的质量大为提高。嫦娥三号已经是迄今连续第60次成功。除了中国卫星,西昌基地还成功发射过9个国家和地区的25颗卫星。难度最大的发射任务一般选在西昌。
对于世界上关注中国航天力量的观察者,西昌体现了中国火箭发射的最高水准,它不光送走了月球探测卫星和巡航车,还是2007年反卫星导弹的发射地。
近期海南基地建成后,很多发射任务会从西昌转移走,但西昌的两座发射塔仍将会是中国航天的主心骨,并长期如此。
(科技日报西昌12月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