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03日 星期二
肖长明:忠诚无言的“压舱石”
周献人 任 原 徐昌磊 商 殿

    行船的人都知道,出海必须有压舱石,否则风大浪急就容易翻船。

    在以高科技著称的导弹部队,武器装备性能如何,直接关系到导弹能否成功命中。因此,担负维修保障任务的修理工,就成了不可或缺的“压舱石”。第二炮兵“常规导弹第一旅”一级军士长、修理工肖长明,就是其中最坚实的一块。

    为导弹“护航”30年之后,这位已经达到最高服役年限的老兵今年面临退休,即将离开心爱的部队,即将告别坚守多年的岗位。

    1993年,我军第一支常规导弹部队组建,肖长明从兄弟单位来到这个旅走上修理工的岗位,从此再也没有“挪过窝”。

    一年,军委首长视察部队的前一晚,一台野战柴油发电机工作声音不正常,时值深夜,部队又在野外驻训,旅领导连夜找人检查。肖长明披件衣服就匆匆到了现场,听了听柴油机的声响,又闻了闻油烟味,他将发电机拆开一看,是电机铁板贯振引起了轻微拉缸。肖长明回过头问旅领导:“这台发电机要连续工作多少时间?”

    “24小时。”

    “36小时没问题,我用脑袋担保没问题,有事处理我!”肖长明目光闪烁着坚定。接下来的事正如肖长明所言。惊雷有声,忠诚无言,这就是压舱石的分量。

    导弹发射车无数次从他的手里“起死回生”,这样的场景他也见识了无数次。30载弹指而过,最美好的青春时光,肖长明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导弹发射车修理事业,书写了发射任务装备零故障的“传奇”,为“百发百中旅”奠下了坚实基础。

    这些年,他成功修理了上千次“疑难杂症”,练就了“看、摸、听、记”的“绝活”:一看废气颜色,就能对故障的性质判断个八九不离十;一听声音,就能说出“内脏”的运转状态;一摸润滑油的粘度,就知道机件磨损的程度;上百条管路中的任何一根,都在他的脑子里烙了印……

    如今,得知老兵肖长明要走,旅领导来了、发射营的司机来了、战士们也都来了,他们都要送一送这位一直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就像为发射分队开赴战场前的仪式一样。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