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03日 星期二
全科工作站 技术集成求解农村看病难题
宁德市蕉城区夏村卫生室村医吴明容在给村民做检查。

    ■ 将新闻进行到底

    文·本报记者 李大庆

    早上9点,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赤溪镇夏村村民何蕉勤来到了村卫生室。这位59岁农民的血糖一直偏高。村医吴明容为他做检查:先对他的手指消毒,采集血样,然后将血滴触及一张连着仪器的试纸条上,几秒后,仪器屏幕就显示出了测量结果。吴明容对何老汉说:“你的血糖还是高,但依然没有达到糖尿病的程度,还要注意饮食。”这是不久前科技日报记者在夏村村卫生室见到的一幕。

    吴明容所使用的检查仪器是个小箱子,比一个微波炉还小,名叫“便携式全科医生工作站”,不但能查血糖,而且还能查心电图、血压、血氧、脉搏、体温、11项尿常规,另外还能做眼检、耳检之用。有了这个全能的宝贝,医生查病就方便了。何蕉勤已是第6次到村卫生室来做检查了。他告诉记者:“在这里能做检查,太好了,要不我到市医院去一趟,光车钱就得花30多块呢。”

    何老汉所在的赤溪镇夏村距宁德市区50多公里,他实在不愿意到市医院去看病。

    ——新闻缘起——

    小病不出村,大病及时转

    3年前,福建省宁德市政府在与中科院的合作中,市领导看中了由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下称先进院)研制的一种新设备——“全科医生工作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市领导想借助这个“小箱子”,让宁德的农民实现低成本医疗。

    宁德地处台湾海峡西岸,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处在山区的农民如果生病了,要到乡里或市里看一次病,极不方便。“村里卫生所,虽然有医生,但缺少医疗设备”,宁德市卫生局局长李惠长说,乡医们大多还是靠温度计、听诊器、血压计这老三样看病,稍复杂一点的病就诊断不出来,因而农村也就有了小病拖成大病、全家因病返贫等现象。

    先进院的全科医生工作站及所实施的全民低成本健康海云工程让宁德市领导看到了解决农民看病难的希望。记者在宁德市看到,首先进入试点的蕉城区二都上村卫生所医生尤维骏,就是靠这个“小箱子”为农民治病的。他说,一般疾病在村诊所就能准确地检查和治疗,还可以带着“小箱子”到病人家里去看病。如果遇上大病,我会建议病人马上转到大医院就诊。

    与“小箱子”配套的是先进院的健康海云工程。在村卫生所的诊疗结果可以利用“小箱子”自带的屏幕通过网络上传到“云”,以后不论你在宁德的哪家医院看病,只要刷一下身份证,病历都能显示。而像分析心电图这种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先由村医为病人做检查,然后上传到“云”里,再由市里大医院有经验的大夫及时分析,具体给出诊断结果,并通过“云”告知村医。利用“云”,医生们还可以会诊,讨论病情,提高业务水平。

    宁德市委书记廖小军告诉记者,2011年8月,宁德市引进了全民低成本健康“海云工程”项目,先在4个乡镇的36个村卫生所开展试点。在取得经验后,于今年3月起在蕉城区全区、其他各县各选一个乡镇的153个卫生院(所)进行一期推广,预计明年年底宁德市就能实现乡村两级“海云工程”项目的全部覆盖。“我们的目标是让农民‘小病不出村,大病及时转’。这项措施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从本质上说,就是为广大农民增收。这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核心关注——

    “七年六代”成就“小箱子”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科院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抓手。然而,这个抓手的孕育绝非易事,它经历了7年的磨合,才逐步在农村发挥了作用。

    先进院一开始并没有想到为农民看病开发一种医疗设备。

    2007年夏,记者在先进院曾看到一张神奇的床——多功能健康检查床。你只要躺在上面15—20分钟,便可完成B超、心电图、血压、身高、体重等你在普通医院里常常要花去半天时间才能做完的常规体检。如果不算人工成本,每个人的体检费不超过50元。

    这是世界上第一张健康床。它把许多已经成熟的技术集成在一起,以插件的形式组装而成。

    这是新思路的产物。先进院成立后,根据中国百姓医疗费用过高和深圳市是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地的特点,决定以低成本健康研究为主攻方向之一。当时工程中心的人员发现:搞体检在医院虽是副业,但深圳一家医院仅体检费一年就挣了7000万,健康体检有强大的市场;而每次体检总有几项检查是瓶颈,排队很长,耽误时间多,体检者颇不满意;体检项目众多,在医院的各个科室奔走。先进院盯住了体检设备。经过研究人员开发,世界上第一张健康检查床就在先进院诞生了。

    任何人都不会想到,这张健康床就是如今先进院研制的全科医生工作站的鼻祖。

    前三代的产品都是健康检查床,只不过是功能越来越多,使用越来越方便。从2010年研制的第四代开始,产品变成了农村卫生室专用设备,新增了血尿常规检测、呼吸、体温、脉率等基础检测功能,去掉了不适合基层需求的B超、脑电及胎儿监护等功能。2012年研制的第五代产品,就变成了便携式的全科医生工作站,也就是福建宁德乡医们使用的“小箱子”。 参与研制的先进院全民低成本健康工程中心主任黄石说,今年,他们又推出了第六代产品——模块化“小箱子”。它的所有功能均改为模块化处理,各模块均可自由拆装,可单独或组合使用。“它不但便于安装维修,而且各地可根据价格选用不同功能的模块。”

    七年出了六代产品。从固定转为便携,从单一的医疗器械转变为农村的强力诊具和医疗信息化的平台。它集成了基本公共卫生、电子处方、药品管理、医保/新农合结算以及常规检查18项,实现基本公共卫生和基础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覆盖”。

    “小箱子”解决普遍存在的大难题

    全科医生工作站不仅仅受到宁德山区农民的欢迎,在内蒙古它也备受青睐。

    2012年,内蒙古引入全科医生工作站试点,他们在牧区启动了“小药箱工程”。自治区卫生厅厅长毕力夫说,内蒙古气候寒冷,常见病和多发病较多,加上牧区地广人稀,卫生院分布零散,辐射力不足等问题,致使牧民就诊极为不便。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小药箱”和健康海云工程,在鄂尔多斯、阿拉善和呼伦贝尔等多个旗开展试点应用,群众反映很好,这帮我们卫生厅解决了大难题。

    由于内蒙古小药箱工程实施得好,它被评为2011年度卫生部“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医改新举措”之一。

    撬门四两拨千斤。一项小小的技术集成有力缓解了农村治病难问题。现在,福建、江苏、广东、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地先后启动了低成本健康网示范工程,已建立了4000多个示范点,具备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规模化示范的条件。

    ——专家观点——

    农村医疗需技术、市场和使命感结合

    全科医生工作站,这个只有几公斤重的小箱子为什么会在先进院产生?中国有那么多的背靠大学的医院,在深圳也有那么多的经营、研发医疗器械的企业,难道它们就看不到我国农村需要“小箱子”?

    在深圳,先进院院长樊建平告诉记者,这个“小箱子”能在先进院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最新技术和市场需求结合的产物,仅仅关注技术发展是开发不出来的。”

    谁都知道农村看病难,但谁也不见得一下就能找准农村所需要的“小箱子”。先进院“小箱子”的诞生是曲折的:最早他们是因为城里人健康体检麻烦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健康体检床,在不断的技术集成、改进过程中,他们想到集成一款农民看病所需的小设备或许更有市场。经过两三代产品的不断改进,他们终于确定了功能模块化的“小箱子”。

    没有市场里的摸爬滚打,先进院不会一下子想到为农民开发“小箱子”;没有高技术,先进院就不可能将18项检查功能集成在一起,也不可能实现医疗低成本。另外还有一条:要有责任意识。因为看病难的地方,基本都是比较贫困的地方,想在这里捞金几乎是天方夜谭。仅这最后一条,就“淘汰”了绝大多数的医疗企业。

    院长樊建平说,我们是国立科研机构,即使不挣钱,只要是国家需求,我们也要干。

    市场+高技术+使命感,成就了中科院的“小箱子”。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