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
变创新“头脑风暴” 为经济发展“大潮”
——来自成都郫县的“科技就是经济”实践
本报记者 盛 利

    以豆瓣闻名的成都郫县,自古以来不缺创意。始创于清康熙年间,采用独特传统特殊工艺酿造成餐桌小品,不仅成就川菜的经典,也代表着郫县的智慧。今年9月,经过3年不懈努力,郫县成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在专利申请、授权量等指标全线飘红的背后,智慧地运用知识创造经济发展效益,成为郫县实践“科技就是经济、创新就是发展”理念的又一个“经典”。

    多年来,郫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仅2010年以来就出台12个规范文件,投入经费超过1500万元推动知识产权工作。今年11月,全县专利申请量超过1000件,拥有3项以上专利企业达50家,3家企业拥有专利超过100项。

    但上述“飘红”的数据,在郫县科技和知识产权局局长李泽看来,远远不够。

    “知识产权不是企业创新的附属物,更不是区域创新指标的‘花瓶’,而是经济发展活力的代表。”他认为,通过主动服务促进企业挖掘知识产权的经济效益,再以市场导向、企业主体,形成“运用、创造,再运用”知识产权的良性循环,才能使其真正“物有所值”。“一些地方对知识产权的认识,仅停留在如何保护、申报阶段。但在郫县,我们必须围绕经济发展,促进企业专利转化实施,加快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审议、科技项目知识产权评议、主导产业知识产权转化专项,是郫县将企业“知识”融入区域经济的“三板斧”——在招商引资中,将知识产权作为引资依据之一,与国土、规划、环保等“并肩”审查;改变过去专利申报量“一刀切”评审项目,把企业专利创造和运用都纳入科技项目考核;针对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川菜调味品等县内三大主导产业,推出“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转项。

    改革后,由“运用”激发的“活力”效果直观:2010年以来,全县先后参与对“葡甘聚糖深加工生产基地”等30多个引进项目进行知识产权评审,不仅摸清企业的家底、鼓励企业创造,也为未来全县产业布局提供了指南;通过评审专利创造运用的优秀企业90多家,支持资金9263万元,形成了一批产业增长点;通过实施专利产业化项目1200项,支持资金2000余万元,帮助项目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4.53亿元。

    过去“纸面发明”不接地气,核心在于不少专利仅仅为申报而申报、为指标而申报,难以对接市场融入经济。为破解上述瓶颈,郫县围绕专利提出、研发、转化的各个阶段,形成了围绕产业发展、企业需求开展知识产权管理、保护的新探索。

    对于起步期、成长期的中小科技企业,一项专利是否能够顺利转化,关乎未来命运。为让这些有市场前景、能推动产业发展的发明创造,能够在郫县“开花结果”。从2012年起,郫县成立了四川省首家拥有固定办公场所、专门工作人员的县级科技(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平台“成都科技(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平台郫县工作站”,设立知识产权专项质押融资和保险补贴200万元。仅一年,激励知识运用带来的经济活力就“大爆发”:全县6个项目成功融资1600万元,仅此实现新增销售收入9000万元,新增税收450万元。

    对于成长期企业,不仅是运用已有知识产权资源,更重要的是紧贴市场、产业,不断开展新研发,推出新技术、新产品。为此郫县整合县内21所高校资源并借力省内外院所高校,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先后有成都客车等36家企业与电子科大等8所高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建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个、联合实验室4个。县内企业铁达通过与电子科大合作申请专利24项,成功跻身行业5强;鑫电电缆通过与西安交大合作,将共同研发的“新型硅橡胶电缆”成功转化,仅去年就实现产值7.8亿元。

    对于特殊的蜀绣、郫县豆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去的知识产权工作仅停留在打击侵权、仿冒上,但在郫县,通过知识产权的发掘运用,已经逐渐形成新的“非遗经济带”,先后成立的四川省川菜特色调味品工程技术中心、成都蜀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郫县豆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开展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近年来,成都蜀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申报市级以上科技研发项目9项,软课题研究项目2项,其中《郫县蜀绣文化旅游背景下的产品设计研究》、《蜀绣专用丝线制作工艺技术研究》、《基于CAD/CAM工艺技术的蜀绣系列产品》等7个项目已获成都市科技项目立项,获资助经费105万元,实现产值1.5亿元。四川省川菜特色调味品工程技术中心、郫县豆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出了乳酸菌制剂发酵泡菜关键技术、郫县豆瓣现代化改造关键技术等38项新技术、新产品,实现销售收入3.8亿元。

    从“小菜一碟”的郫县豆瓣,到推动区域发展的“经济大餐”,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正掀起郫县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浪潮。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