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3D打印,改良还是革命?
本报记者 张梦然

    梦然丝语

    21世纪是块空白画布,头十几年来有多少支笔跃跃欲试,3D打印在其中格外抢风头。

    3D打印机原本是相对粗陋的制造机器,一开始人们多用它来制作一次性原型。不过随着技术进步,成品制作也增多了,除了手机链,还有医疗用器官、整支武器、F-18战机部件这类高端货。

    至于这个时髦的技术能走多远?《经济学人》杂志是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重塑一下3D打印的高度。譬如:这一技术革命性的生产过程正在迅速融入主流制造业,冲击其行业规则。通用全球研发中心也大有誓化理想为现实的气魄:“有一天,我们将用它生产发动机。”

    这项技术很亲民,形成了它的文化优势。一直以来,工厂制造是残忍的,生产线是抹煞个性的,经济规律是无情的——不好深说谁植入我们的这些想法,但被原始粗暴的齿轮吓着了的有点阴性化的新生代们,普遍觉得3D打印模式充满艺术感且带有人情味儿。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对3D打印奉若上宾。郭台铭,全球最大电子产品合同商富士康的老板,他坚信是3D打印在真正的成品制造业没有任何商业价值,都是“噱头”——如果证明是错的,他名字从此倒着写。

    他当然会怒了。坊间“3D打印对战中国制造”的口水战中,富士康作为一个可能会被3D打印揍趴下的角色每次都要出镜。媒体(主要是外媒)用一种客观与醋意之间拿捏得很不容易的腔调指出:随着3D打印使相关雇佣工人数大幅度减少,像富士康这样的企业必然会成为明日黄花。

    但郭台铭起码有一点是对的:增材制造(AM,Additive manufacturing)本身还取代不了大规模制造。

    增材制造,采用的是材料逐渐叠加的方式来制造实体零部件,很少或几乎没有材料浪费。相对的,传统方法则是抱来一大块原料再去除、切削、加工,好像做雕塑一般——而这也3D制造与是常见的计算机数控(CNC)加工制造的显著区别。前者摒弃了一般熟练工匠才能驾驭的工具,刀夹钳这些,基本上就是“零技能”配合“自由制造”,在该技术逐渐上了轨道后人们发现:越是结构复杂的产品,其速度优势就越明显。

    可它对塑料的热衷以及对其他材质的抗拒,让3D打印产品的强度受到影响;在逐层铺就的制作过程中,也不是有了模子按一个键就能解决的,需依据预设结构做参数调整;完成后还要对物体清洁并做表面处理。

    该技术显然比较适合小规模生产,抑或是大量成品零件的分批量定制,举例来说,像是上百万个牙冠、助听器的零件,就比较适合被3D打印机逐个生产出来。

    就最终产品而言,它的规模效应并不显著。接着说富士康,单靠3D打印还不能让郭台铭的流水线退休,由3D打印制造的部件,无论光洁度还是耐久性方面,依旧达不到诸如苹果之类供货厂商的要求。3D打印即使大规模兴起,最多让他的流水线换了几道工序而已,这也就难怪他说的话那么不给自己留后路了。

    由此可见,说3D打印能彻底颠覆传统制造业终归底气不足。在未来图景中,最大的可能就是这二者将混合存在。

    对于3D打印的待解难题,有技术老大们愿意挑战。在美国宇航局、欧洲空间局的深空项目中,3D打印正在尝试做出更广泛的材料选择。而私人打印武器出现之后已经说得太多的技术双面性问题,不得不说,只是把3D打印炒得更火。毕竟能大张旗鼓被称为双刃剑也是种本事,像人造胚胎,或是核武器。而3D打印它表面上是个小制造作坊,但却先天具备了改良制造业的基因。

    于是,我们剥开了这项技术梦幻般的外衣,看到的是制造业正在智能化的内核。一个崭新的生产模式究竟能带来什么,或许不仅是制造业本身的事,毕竟我们的生存状态也多半拜技术所赐。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