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北京市科技新星工作会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 |
□ 本报记者 高博
研究脑血管病治疗取得世界性突破的医生王拥军;研发数控机械追赶世界前沿的工程师单忠德;培养出播种面积扩展最快的玉米种子的赵久然……这些前沿科技领域的探索者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北京市科技新星。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始于1993年,由北京市科委具体负责实施,20年来已资助1820人,市财政累计投入2.6亿元。在计划支持下,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找到科研方向,点燃了科技梦想,成为冉冉升起有影响力的科技明星。
今年10月10日,北京市科技新星工作会成功召开。北京市相关领导出席会议,科研单位代表和科技新星计划入选者代表进行了发言,近百家首都地区科研单位和企业代表、300余位历年入选科技新星参加会议。大会上,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做了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实施20年工作报告,全面介绍了科技新星计划的设立背景、发展历程、实施方法、培养机制,总结了实施20年来的工作成效和体会。
应时而生,一解首都人才之渴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全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全面提速,对科技人才的需求十分强烈。为加快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满足首都发展对人才的需求,1993年7月,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重点培养和资助35岁以下具有较高素质与创新精神的青年科技人员。迄今共有21批1820人入选并获得资助。
作为时代的产物,科技新星计划启动之初就肩负着培养跨世纪青年科技带头人的重任,努力造就一批青年科技带头人和科技管理专家。
“新星计划”启动之初,申报范围限于“北京市属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计划为入选人员独立承担科研项目提供启动性研究经费,培养周期为5年。2002年为了更好地适应首都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将申报范围扩大至“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企事业单位”,培养周期调整为3年。2010年在以项目为载体的资助方式中留下更多空间用于进行学术交流及人员培养,特别是加强了对企业优秀科技人才的选拔;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实施联合培养模式;探索入选人员跟踪支持方式,实施交叉学科合作研究项目。
在新星计划推动下,北京的青年科技人才快速成长。入选新星计划10年以上的人员中,获得正高级职称的比例超过88%,博导比例接近60%。新星获得副高级职称的平均年龄为33.1岁,比北京市科研人员平均水平早2.2年,获得正高级职称的平均年龄为37.1岁,比北京市科研人员平均水平早4.3年,科技新星计划加速器作用明显。而在培养期内,入选人员共发表论文3.5万篇,获4356项专利,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入选人员优秀成果及其后续研究,共有246个项目获得国家奖励,304个项目获得过省部级奖励,其中93人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18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14人获得国家发明奖。
不仅如此,作为实施较早的人才培养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一大批科研单位都建立了自己的青年科技人才计划,与科技新星计划实施形成有机衔接。
群星璀璨,感谢计划雪中送炭
二十年来,科技新星计划被首都青年科研人员广泛看作是事业发展的“第一桶金”,科技新星计划的发展历程也充分契合了其为人才成长“雪中送炭”的定位看,因而在青年科学家群体中有口皆碑。那些早期在科技新星计划资助下富有创新思维、开展独立研究的科学家们,如今成功开创出一片科研事业天地,成为首都科技事业发展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王拥军,作为首都十大疾病脑血管病领域领衔专家,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医学界级别最高的杂志《新英格兰医学》上发表,标志着我国脑血管病治疗研究水平取得世界性突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赵春江,多年致力于信息科技与农业应用研究,成为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许勇从事蔬菜遗传育种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在世界首次绘制了西瓜全基因全基因组序列图谱。北京农科院赵久然开展玉米遗传育种和产业化研究,选育审定玉米新品种60多个,京科糯2000占全国糯玉米总面积50%以上。
机械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单忠德,长期从事数字化无模铸造精密成形技术与装备的研发,技术与产品服务汽车、机床、模具等行业企业100多家,在“北京高端数控装备产业技术跨越发展工程(精机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的张斌,开展阻尼钢弹簧浮置道床隔振研究,成果达到国际水平并实现产业化;北京中视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毕勇开展“超大屏幕激光数码影院技术研究”,推出了世界第一台符合DCI国际数字电影规范的激光数字电影放映机。
首钢技术研究院的李本海主持汽车板全流程工艺技术攻关,突破了成形纹、粗晶、振纹等技术瓶颈,200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农业机械所张晓文长期从事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与装备的研究,2010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理工雷科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刘峰完成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基带信号处理芯片流片的研制,实现了重大突破,2013年获得全国五四劳动奖章……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一大批入选人员在各自学术领域和单位崭露头角。历年新星计划入选人员中,怀进鹏、徐惠彬等两人成为院士,90多人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70人次分别成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14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首都战略新兴产业各领域均有新星、老星领衔担负重任。
创新机制,依照人才规律帮扶
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在10月10日的科技新星工作会上介绍说,科技新星计划实施过程中,坚持遵循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规律,坚持突出重点、协同推进,坚持科学评价、规范管理,把握了“程序严格”与“形式宽松”的尺度,形成选拔、培养、服务和使用的“全过程”管理。
计划选拔坚持突出重点,做到“雪中送炭”。科技新星计划科学设置申报条件、推荐方式和评审程序,重点支持具有发展潜力和愿望、急需要支持的青年科技人才。计划明确规定申报人年龄限制和资格条件,将重点放在35岁以下工作在科研一线、崭露头角的学术新人,并对已获得高级职称、博士生导师和国家级人才计划的人员进行限制,真正发挥为青年科研人员“雪中送炭”作用。
计划明确要求单位组织申报和推荐,申报单位根据自身发展规划和人才布局,进行限额推荐和申报,突出单位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强化其人才培养意识主体地位。另外,其专家评审侧重领域和专业技术属性,进行大同行、小同行专家评议。
科技新星计划把握青年科技人才阶段特征,专注于搭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交流合作平台,建立“全周期、全过程”管理和服务机制。一是依托课题开展培养,人才培养与课题研究周期一致,课题研究与人才培养目标绑定;二是按照合同进行管理,提升青年科研人员牵头承担课题的组织管理能力。三是搭建交流合作平台,选聘院士和学术技术带头人担任导师,定期组织新星交流大会、学术沙龙活动、科技创新论坛等活动。20年来,一大批新星已经成为北京市及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国际合作和重大产业开发工程的研究和开发主力军。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走过20年,现在又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下一步,它将围绕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促进人才、项目与团队的有效结合,探索科技新星计划与全市重大科技项目、重要科技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的对接,增强联合培养与交叉学科研究的广度和力度,为新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