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24日 星期二
“科技小院”成了人才孵化器

    为确保农户使用正确的田间管理方法,科技小院的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帮助农户检测田间苗情,提醒农户使用先进田间管理技术,指导农户施肥、打药、灌水等,还根据农户需求随时“出诊”,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本报记者 赵英淑

    ■将新闻进行到底

    “这季玉米倒伏的多,多亏小院的教授、大学生的技术指导,我家地里才没有倒伏的,今年玉米肯定增产。”日前,在河南禹州市顺店镇小麦、玉米高产高效竞赛启动仪式上,顺店镇康城村村民李杨如是说。

    在康城村有一个特别的农家小院,院外停放着写有“技术服务车”的三轮车,院里住着几名来自河南农业大学的老师和学生,屋里摆放着实验设备、计算机、远程视频客户端。这个特别的农家小院,就是当地农民熟知并与之朝夕相处的“科技小院”。

    2012年9月,河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联手许昌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禹州市农林局、王新农业专业技术服务合作社,在康城村建起了这个“科技小院”。在一年时间里,学校选派的教授、研究生和本科生到小院与农民吃住在一起,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指导生产实践,开展田间试验和科学研究,逐步探索出了一条让农民受益、政府满意,也让师生得到锻炼成长的农业科教服务新模式。同时,一些国家级科研项目,研究生、本科生毕业论文和飞鹰创新项目等都可以在这里完成,“科技小院”真正成了人才的孵化器。

    ——大学生的小院故事——

    一次调查让他留在农村

    刘海坤,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营养专业2011级研究生。

    2013年春节,当同学们都还在家过节的时候,刘海坤一个人背着行李来到了康城村。对于他来说,这里并不陌生,因为这里是他们的试验基地,以前试验取样经常来。可是,这次当他踏进小院的时候,感觉不一样了,这将是他以后长期战斗的地方,可以说这将是他的第二个家。

    来到小院的第二天,刘海坤进行了细致的农户调查。调查的结果让他大吃一惊,调查的200多户康城村民中,竟然家家户户用的肥料都不一样,一个只有2000多亩地的康城村竟然存在着30多个肥料品牌。当问到村民是如何选肥料和品种时,村民们七嘴八舌,有的说村里卖啥就买啥,有的说人家用啥我就用啥,有的说去年效果好的今年接着用。

    这次调查让刘海坤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我们天天都在推广高产高效技术,可农户连这些科学选种、选肥的基础知识都不了解,又怎么会理解你的高产高效?”于是,他组织了第一次培训会。

    “总是听老师说农户的课最不好讲,没有农户感兴趣的知识,就不会有农户捧你的场。”他说,“我们的目标是能来20个人听就不错了,可是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竟然来了五十六人。而且有很多农户拿着笔在认真地记录,这让我很是震惊。培训会的课件是根据调查的问题自己制作的,会议的通知、布置、组织都是我们学生操作的。”

    农业发展需要你我他

    徐蕊,河南农大资环学院大四学生。

    从踏入农业大学那天起,徐蕊就想去农村看看。因为一直生活在城市,农村对于她而言充满神秘感。学习专业课后,这种感觉就越发强烈。

    机会来了,大三专业课刚刚结束,徐蕊就接到驻扎农村、进行四个月生产实习的通知。接到通知第二天,徐蕊便来到了实习地——禹州市康城村的“科技小院”。

    徐蕊说,让她感触最深的是,康城今年西瓜大丰收,但是地里、路上堆满了西瓜,没人管,没人收。西瓜园老板刘新义说,收了也卖不出去,还要花钱雇人收,就让它烂地里吧。

    “我从刘大爷的眼里看到了心疼、看到了惋惜,可是由于滞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西瓜烂在地里。”徐蕊说,原因就在于农民无法正确地预估市场走向,且不懂得怎样运用现代信息传播平台拓宽销售渠道。

    “我认为,可以通过组建农业合作社,将大多数田地转移到少数人手中集中管理,解决滞销问题,同时可以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让农民不用出远门也能挣工资。”徐蕊说,另外由专业技术人员和营销人员组建服务团队,一方面为合作社提供合理的种植方案及技术,另一方面为合作社拓宽销售渠道,进而形成“合作社生产、专业团队服务、企业收购”的高产高效农业模式。而在这个模式中,专业服务团队占据着核心地位。但是,目前专业服务团队还很少,很少有大学生愿意扎根基层、服务“三农”。其实,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同样可以学为所用,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

    ——农户的小院情结——

    “科技小院”成了农户的智囊团

    “我们现在种地,花钱少了,下力少了,收入却增加了,这都多亏了科技小院,多亏了河南农业大学的专家和大学生们。”康城村二组组长宋国灿激动地说道。

    为确保农户使用正确的田间管理方法,科技小院的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帮助农户检测田间苗情,提醒农户使用先进田间管理技术,指导农户施肥、打药、灌水等,还根据农户需求随时“出诊”,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7月23日的早上,科技小院的咨询热线可劲儿地响了起来,“是科技小院吧,你们赶快来看看吧,我家的玉米都快不行了,你们快来看看这是咋回事。”打电话的是王庄三组的村民桑秋菊,听她说得那么严重,科技小院的学生马上带上相机骑上电动三轮车向王庄赶去。

    到了玉米地,只见一大片玉米的叶子都卷得很严重,有的甚至就成了一根直直的棍子。小院的学生张涛告诉桑秋菊:“这是典型的除草剂药害,您别担心,有解毒剂可以缓解。”张涛把解毒剂的用法、用量向桑阿姨进行了详细说明,并把解毒剂的主要成分和常见商品名写到了小院的名片上。拿到名片,桑阿姨松了一口气,说:“太好了,我下午就去买药。这次幸亏有你们来了,要不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真是太谢谢你们啦。”

    科技小院刚刚建立一年,却在康城村及周边8个村庄出了名,连其他乡镇的村民也跑来小院咨询,现在小院几乎每天都有来访的农民。

    如今,科技小院的学生几乎成了康城村的村民,不管是村干部或是普通农户,有啥事都喜欢找他们,当然他们有好吃的也忘不了这群学生,经常给学生送菜送饭,果园的杏还没熟就要采过来让学生品尝,甚至一些热心的村民要为科技小院的男生介绍对象,希望他们能够留下来。

    ——专家眼中的小院——

    不仅培养了人才,还解决了农业生产难题

    在负责指导科技小院的河南农大教授叶优良看来,建立科技小院,更多地要面对生产,要解决作物生产中的问题,要为肥料企业、政府部门、种子企业提供建议等,老师们的科学研究需要和生产实践结合。

    为了让科学研究更有意义,近年来叶优良教授研究的课题也是针对生产中的问题进行,减少了申请国家科研经费的比例,而增加了从企业获得资助的比例,研究成果很快地可以应用于生产。用叶优良的话说,这样比发几篇文章更让自己有成就感。

    河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教授赵鹏告诉记者,科技小院运行一年来,从一开始村民们对师生们的半信半疑,到一个月后的信任,再到现在的依赖,初步实现了“专家→学生→企业→农民”的良性可持续农业推广模式,让科技小院成为科技推广、服务“三农”的桥梁。

    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谭金芳教授看过康城村的科技小院后说,科技小院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效果已经显现,这种以教授专家为主导、以研究生和本科生为主体、以三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小院模式,一方面为农业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探索和积极尝试,特别在培养农业院校大学生专业思想、爱农意识、吃苦精神,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效果显著;另一方面,小院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体现了扎根服务的优势,实现了农业技术推广的“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零时差”,有效地发挥了农大在服务“三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