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12日 星期四
绿色营房建设的创新实践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绿色建筑示范楼侧记
王 志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方振东院长(右)在现场指导工作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绿色建筑示范楼

    提到营房,人们脑子里首先浮现出来的大多是“整洁”二字:一排排整齐的房子,一张张整齐的床铺,洁净的床单,叠得四四方方的被子……但是如果提到“生态”“环保”这些字眼,恐怕就没有多少人能和“营房”联系上了。

    绿色营房建筑,既是我军对党中央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响应,也是我军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必然要求。绿色营房建筑不仅可以改善营房周边生态环境、节能减排降低成本,而且还能够提高营房舒适性和环境适应性,为国防打下坚实的后勤基础。

    绿色营房

    夺得全国创新大奖

    在今年公布的“2013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名单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绿色建筑示范楼项目名列其中。该示范楼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自主设计和建设,于2011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是全军第一个获得国家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三星级”(最高级)认证的项目,也是全军和西部地区第一个获得“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的项目,2012年还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国家“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绿色建筑示范楼位于重庆市大学城后勤工程学院新校区,是一栋集住宿、餐饮、教学、办公、会议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建筑,是该院教学参观与科研实践的基地。

    示范楼建筑采用“T”字形平面,功能布局合理,分区明确,交通流线清晰,内部空间组织流畅。建筑造型设计庄重典雅、简洁大方,考虑了不同视角的立面造型要求和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体型组合方式。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建筑占地面积2490㎡,总建筑面积为11609㎡。

    该项目探索了多功能绿色建筑的可持续设计方法,创新性地集成应用了二十多项绿色建筑技术,为我军营房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建设提供了示范。项目建成后接待了总部机关、住建部、重庆市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以及美国、加拿大和南非等国家的外宾参观访问,同时还作为学院相关专业本科、研究生和任职培训层次学员的教学和科研基地,接待了各层次学员共千余人次的学习参观,发挥了显著社会效益,有利于生态文明理念在军队和地方的推广。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院长方振东少将作为该项目第一完成人从项目论证到项目建设全程参与,并担任了后勤工程学院绿色建筑工程指挥部总指挥,方院长调集了相关专业系的部分教师组建了绿色建筑工程建设办公室,带领大家开展前期调研、方案设计和模拟计算;他经常亲临现场优化调整部分技术方案,及时协调施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并强调项目建设的目标管理,有效地推进了绿色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实现了绿色建筑建设效益的最大化。项目的第二完成人同时也是该项目设计负责人的胡望社教授,作为绿色建筑工程建设办公室主任,承担了项目建设的具体工作,使绿色营房这一创新构想从蓝图变成了现实。

    围绕“四节一环保”

    创新绿色营房设计理念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绿色建筑示范楼始终围绕“四节一环保”的主线,坚持“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综合应用了二十多项绿色建筑技术,并且在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建筑立体绿化、自动滴灌与微喷灌技术、地源热泵与太阳能复合热水系统等技术的集成应用上具有创新性,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为学院教学科研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基地,也为我军在绿色建筑领域提供了一个有说服力的工程案例。

    该项目的集成创新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场地环境的生态补偿:通过场地多层次的乡土景观植被,以及景观池、潜流湿地和生态塘等技术措施的实施,使场地的生态效益得到了最大化的发挥;

    建筑被动式节能体系:通过被动式节能技术综合应用,包括墙体复合保温技术、屋顶绿化及外墙容器型垂直绿化系统、可呼吸式玻璃幕墙系统、暖边槽式断桥铝合金门窗、自然采光和通风(中庭与空间优化)、建筑遮阳系统(固定遮阳与可调节遮阳)等体系的集成,为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可再生能源利用:通过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全天候太阳能路灯、排风热回收系统等技术体系的集成,达到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目标;

    水资源综合利用:主要通过中水处理系统、雨水回收系统和绿化微喷灌和滴灌自控系统,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建筑主动式节能体系:包括直流变频风机盘管和新风系统、全空气系统、排风热回收系统、分相分散无功补偿技术、群控与变频变流量水泵以及节能灯具和节水器具的应用;

    室内环境控制技术:通过地源热泵与太阳能复合热水、智能照明系统、楼地面保温与隔声、客房智能控制和室内二氧化碳监控系统等技术体系的集成,为官兵创造了舒适的室内环境,并促进官兵的行为节能;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了照明、可调节遮阳、空调、热水、CO2新风监控以及绿化自动微喷灌和滴灌等技术,并通过资源计量系统实现对能耗的分项计量,方便对能源消耗进行精确微调整。

    节能环保

    赢得经济效益

    根据该项目2011年9月到2012年8月的第一年运营的实际数据统计,年单位面积电耗为46.66kWh,相对基准建筑平均节能率为79.11%,超过之前设计模拟得出的节能率75.4%;平均节水率为58.75%。根据重庆当地的水电价格计算,每年共节省运行费用约121.27万元;项目总增量成本为551.96万元,每平方米增量成本为475.46元,而如果按照当前节能标准(节能50%)和相同规模的参照建筑的能耗计算,那么每年可节约的运行费用就为80.58万元,投资回收期为6.8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因地制宜

    加速绿色军营推广

    该项目基于驻地气候特点和经济社会条件,立足于该项目使用功能的综合性和多样性,重视可再生能源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在观念上具有前瞻性;以被动式节能技术的集成应用为主,选择符合驻地实际情况的主动节能技术,在技术上具有一定的适宜性;通过楼宇自控系统实现各项技术集成系统的高效运行,有效降低了运营管理难度,符合军队营房建设管理实际,并且项目实际运营效益显著,是一项因地制宜、实用性强的绿色营房示范项目。

    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不仅承担了基建营房和军事环境等相关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还承担了全军营房干部的任职培训任务,培养了全军70%的营房干部,是全军营房干部的摇篮。因此能够借助教学和科研的平台,将该项目的技术成果以及所蕴含的生态文明理念在全军进行推广。

    项目所探索的基于驻地特点的多功能绿色营房建筑设计方法,不仅能有力地推动军队绿色营房建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还能带动重庆地区绿色建筑技术的进步,有助于实现绿色建筑在军队和夏热冬冷地区的健康发展。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