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15日 星期四
暑期过半:“违补”学校知多少?

    2013年的高温天气历史罕见,然而在高温天气下一些学校的违规补课活动似乎已经习以为常。

    学生们很无辜,家长们很无奈,而学校则显得“很负责任”……不少人对于暑假收费补课这种顶风作案行为已经变得麻木。

    有的本校“违补”,有的异地“违补”

    在北京市西城区,有的名校公然在本校违规补课,而有的则转移到校外其他地方悄悄进行;这些补课当然是要收费的,有的价格甚至超过了新东方等教育培训机构。

    合肥一所中学老师告诉记者,暑期补课年年禁、年年补,但方式越来越隐蔽,一些学校不出面,由老师组织安排。一些老师暑假比平时更要忙,因为讲课也要赶场。

    记者统计发现,半个月来,湖北被网友爆料涉嫌违规补课的学校近20所,涉及武汉、荆州、襄阳等多地。

    襄阳市一所重点中学高一学生向记者展示了一份学校发的补课通知单,其中规定高一年级“6月29日上午放假,7月20日返校补课至7月31 日,8月1日上午放假,8月16日返校补课至8月底。”并收取150元补课资料费。

    该校一位负责人承认学校组织学生补课,“现在到处都补课,我们只补十几天,还算少的。”

    近日,山东宁津县一中16名教师与一家民办培训机构“搭伙”开办补习班,违规为宁津及周边县市近600名高中学生补习,并向每名学生收取1240元费用。

    被学生家长举报后,补习班给每名学生退款150元之后解散,而其主要组织者已不知去向。

    “暑期补课在全国各地比较普遍,其中违规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有偿补课也比较普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受应试教育及其利益导向等因素影响,违规补课行为屡禁不止。

    国家明令禁止,学校我行我素

    事实上,教育部门对违规补课行为早有明确禁令。今年7月初,教育部再次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严格落实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有偿补课。与此同时,各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也制定出一系列政策措施。

    尽管如此,一些学校的违规补课依然盛行。储朝晖等人分析说,“根子”是现行的教育评价与考核机制,因为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主要看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对于学生及家长来说,考试分数的“指挥棒”也在引导其选择补课。

    补课效果如何,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学生。他们表示,“本来就带着抵触心理来,学习积极性和效率不高。”“老师一般就是发卷子和带着大家预习,这些在家里也能完成的。”还有学生表示“一些老师上课甚至不备课,空手过来拿同学的书讲一讲就走了。”

    补课费成为老师的某种推动力量。合肥一名初二学生的家长告诉记者,他们的老师除了办集体补课班外,还办了课业提高班,每个学生收费1000元,只教10个人,10次课,每次2小时。“我孩子的老师一个暑假大约要带两个集体班和三四个提高班,刨去租房、教材等花销,纯收入至少两三万元。”这位家长感叹:“老师工资不过三四千元,可一个暑假补课就挣了半年的工资。”

    一位在武汉读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家长说,不久前老师召开家长会,号召全班同学参加他们的补课班,孩子班上67个同学都参加了,共补了10天课。“不参加不行。比如数学老师讲的是下学期课程,等到开学上课时,他就不讲了。”

    监管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今年8月,湖南新化县5名学生溺亡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已对数名违规补课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和追责。但有群众质疑:如果这些学生补课后没有去游泳,该学校违规补课是否就不了了之?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叶显发等认为,监管不到位是造成违规补课顽疾难除的重要原因。年年有学校在违规补课,无疑是在挑衅有关禁令。这些发生在眼皮底下的违规行为,有关部门应从自身找原因,是真的发现不了,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赵学菊表示,当务之急,有关部门应该进行检查,对违规学校、老师等加大查处力度,让其付出惨痛代价。

    专家建议,要进一步推进教育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体系,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成为教育业绩衡量目标,培养人格健全、心态健康的下一代。  (姜刚  廖君  杨玉华  娄辰  席敏)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