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红月
食品安全
不久前,对全国8个城市母婴营养情况健康的调查显示,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12.4% ,混合喂养为44.7%,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2005—2009年的一项调查中显示,母乳喂养率为28%。母乳喂养的推广工作年年都在进行,缘何每年1500万新生儿的母乳喂养率逐渐递减,8月1日,在“2013年国际母乳喂养周”期间,雀巢营养科学院与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共同组织了“让每一位宝宝都获得母乳的保护—母乳喂养新进展”研讨会,业内人士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解读。
乳母矿物质摄入调查
为了对中国母乳喂养成分进行全面的研究,在雀巢科学研究院的支持下,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开展了对3城市健康母亲不同时期母乳营养成分的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母亲乳母未能摄入适量的谷类和牛奶,38%的乳母未摄入任何乳制品,中国母亲钙的摄入量显著低于美国乳母,中国城市乳母和农村乳母的摄入水平基本相当。
在对母乳中矿物质的分析发现,中国母亲过渡乳、早期城市乳钙、锌、磷、钠水平高,后随着时间逐渐下降。在膳食中,磷的摄入过量,其原因在于植物性食品中含有较多的磷;钠、钾作为维持血压重要的电解质,调节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的主要物质,40%的乳母钠的摄入量过高,60%的乳母中钾的摄入量不足。钠钾比例不均衡有可能会导致血压不正常、肥胖、肾结石、骨质疏松以及胃癌的发生。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王培玉教授表示,各种食物、营养素的摄入及乳母的健康状况对于乳汁成分存在着近、远期的影响,医学实证表明,不同时期中母乳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含量不同,可以满足各个时期婴儿的需要。而且,母乳中的营养成分与婴儿的消化道发育相适应,可达到最佳的吸收率。王培玉教授认为,许多母亲放弃母乳喂养,将影响婴儿生长发育中各种营养素得到最佳的利用。
剖宫产婴儿更应母乳喂养
近年的研究发现,完全母乳喂养对许多婴儿期疾病有良好的预防作用,特别是过敏性疾病,如特异性皮炎。目前,我国剖宫产的发生率逐渐攀升,现已处于全球较高水平。研究显示,剖宫产婴儿出生后第一年内致敏或过敏的发病率比自然分娩的婴儿相比要高;同时,剖宫产还延迟新生儿肠道益生菌的定植。而母乳喂养对婴儿肠道益生菌的尽早定植有明显的优势。完全母乳喂养的婴儿,其肠道有益菌如双歧杆菌等占整个结肠细菌总数的90%以上。双歧杆菌对于新生儿免疫系统的发育及保护其免受肠道感染和过敏的侵袭具有重要作用。中华医学会围产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产科主任杨慧霞教授表示,在一线的临床医生都鼓励、支持母乳喂养,以确保新生儿的健康。她认为,剖宫产婴儿更应首选母乳喂养,在母乳不足或无母乳时,应遵守医务人员的专业指导。
母乳喂养好处多
母乳喂养是母亲带给孩子最天然、最理想的食物,不但能够维护孩子的食物与营养均衡,增强宝宝的抵抗力,联络母子感情,还能够尽快恢复母亲的身体。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主任苏宜香认为,目前许多年轻妈妈对于剖宫产以及母乳喂养的认识存在偏见。
站在婴儿的角度,母乳中含有大量与免疫相关的成分,如抗体、白细胞、益生元、乳铁蛋白等。这些由母亲转给婴儿的成分,可以帮助孩子预防疾病和过敏。母乳喂养可以减少以下疾病风险:胃肠道、中耳炎、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特应性湿疹、早产儿坏死性肠炎,还可能减少婴儿猝死综合征发生。
另外,母乳喂养的健康作用还不止于哺乳期,婴儿期以母乳喂养的儿童在成人期较少受到慢性疾病的困扰,如儿童期I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和儿童期超重或肥胖。
对于母亲,母乳喂养可以促进产后减轻体重,与完全使用配方奶的母亲相比,选择单纯或部分母乳喂养的母亲在产后一个月时,臀围减少得更为明显,还可以加快子宫的恢复。研究证实,母乳喂养可以预防乳腺癌、卵巢癌和骨质疏松的发生。母乳喂养不会对乳房的形态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单纯的母乳喂养6个月,并在适当添加食物的情况下,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更长时间。雀巢(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医务总监李文军表示,为贯彻和遵守《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以及《中国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雀巢公司和全国25家医院合作设立了“母乳喂养室”,为新妈妈提高私密舒适的母乳喂养场所,也为孕妇或新妈妈准备了母乳喂养的教育材料。他说,“雀巢将积极保护、推广和支持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