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09日 星期二
“蛟龙”号重返冷泉区
将采集更多“鲜活”样品

    紧随“蛟龙”再探海

    科技日报“向阳红09”船7月8日电 (特派记者高博)“蛟龙”号今天下午抵达南海“蛟龙冷泉”区,准备明天下潜。作业时间为明天8点半到15点半。三名乘员为傅文韬、叶聪和海洋地质学家周怀阳。

    明天将是“蛟龙”号近期第9次下潜,也是任务最多的一次。首先,“蛟龙”号将再次采集贻贝和毛瓷蟹。尽管之前已经采集了不少标本,但科学家仍然希望有尽量“鲜活”的样品,这样更可能进行RNA测序。采集目标还包括死去的贻贝贝壳,通过分析壳蛋白,科学家可以追踪贻贝的生灭信息。另外,“蛟龙”号还将采撷冷泉区特有的碳酸盐岩,希望能得到尽量完整的一块。

    “蛟龙”号还会进行柱状物沉积物采样。沉积物上可能会附着一层菌席。通过分析采样,有助于了解冷泉菌群的生长环境。

    完成这几项任务后,“蛟龙”号将前往周怀阳教授第一次下潜时看到的“石笋阵”,再采集一根“石笋”,科学家希望采集“石笋”时能避免沉积物污染。

    “石笋”已经被证实是一种特殊的玻璃海绵。随船海洋生物学家邱建文告诉记者,跟海山区收集的玻璃海绵相比,“石笋”海绵更奇特,它的根系伸展得很开,似乎是为了捕捉从下方来的食物。这很可能跟独特的冷泉生态有关。

    根据预报,近三天海况平稳,适合作业。“蛟龙”号将在冷泉区择机进行一次或两次下潜。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