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09日 星期二
服务创新驱动发展 人才是“第一资源”
——专访四川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彭宇行
本报记者 盛利
四川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彭宇行(右二)

    近年来,省科技厅在省委、省政府和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大力推进“天府科技英才计划”实施,全省科技人才规模稳步扩大、素质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为推进建设西部创新驱动发展高地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日前,《科技日报》就四川科技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情况及下一步打算,专访了四川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彭宇行。

    记者:当前,四川正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能否介绍一下四川的科技人才培养工作及其重要意义?

    彭宇行: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升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强调,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之路,实现四川“两个跨越”,必须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三大发展战略”之一,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推动四川实现转型发展、跨越提升。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加强科技创新。人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培养和拥有一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不仅关系着我省科技事业的发展,更关系着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十二五”以来,四川省科技厅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四川,在我省特色优势产业、现代农业、民生工程和基础研究等四大领域,以中青年拔尖人才为重点,启动实施了“天府科技英才计划”。主要包括“科技领军型人才培养计划”、“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科技创新苗子工程”和“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四个子计划。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化拓展天府科技英才计划,大力培养我省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高层次科技创业领军人才,打造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群体,省科技厅在2013年又启动实施“四川省科技创业领军人才计划”,构建出分梯次、集成式推进我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框架,搭建起较为系统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记者: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突出工作重点的同时,也强调统筹协调,注重整体推进。近年来,在完善政策措施,营造科技人才创新环境方面,四川省科技厅做了哪些工作?

    彭宇行:首先是搭建创新平台,推动科技人才集聚发展。四川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技术研究院、孵化器等各级、各类创新平台为载体,以科技项目为引导,吸引和推动科技人才集聚发展。目前,全省已有97个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89个国家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聚集了一大批高水平科技人才,有力支撑了我省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农业、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中医药、生态环境等高新技术领域和我省重大产业的发展。

    其次,项目计划带动,促进人才培养和引进。我们把各类省级科技计划作为是人才培养、引进和成长的软平台,制定了《加强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的暂行办法》,通过“人才+项目”的运行模式,建立人才培养与重大项目紧密结合的机制,着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各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造就和发现一批产业技术研发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复合型科技人才和高级科技管理专家。

    最后,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制定了《四川省“十二五”科技人才队伍发展规划》,出台了《关于实施天府科技英才计划的意见》等有关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文件;起草了“天府科技英才计划”实施的一系列管理办法;在相关产业规划中明确了人才支撑方案,如在制定《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实施方案(2011-2015)》、《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品“十二五”培育发展规划》等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强人才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的政策措施。

    记者:经过多年的扎实推进和不懈努力,四川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方向逐渐明确,并初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需要日积月累、常抓不懈的工作,下一步四川科技人才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彭宇行:科技厅将在省委、省政府和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按照“天府科技英才计划”实施方案,进一步解放思想、扎实工作,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首先,加强企业创新人才培养。“十二五”期间,科技厅将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关注,提高来自企业一线的创新人才及团队的比例,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其次,加大支持力度,强化项目过程管理。逐步加大各类人才计划的专项资金投入,提高资助强度;对取得实际进展的项目进行连续支持,力争形成实效。三是,拓宽支持领域,提升项目实施质量。我们将进一步扩大科技创新苗子工程的资助对象覆盖面,把资助范围向我省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有优势的传统特色产业领域拓展,力争筛选一批创新性强、发展前景好的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四是进一步探索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模式。自科技创新苗子工程实施以来,我们共建立了4个苗子工程示范基地和3个科技创新人才苗圃,未来在这一方面我们将继续探索,依托有条件的大学生创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园等创新创业平台,通过政府引导撬动社会资源,构建一批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平台,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实验条件、继续教育和创业服务,支持他们进行科技创新实践和创业活动。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