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长沙7月4日电 (记者俞慧友 通讯员任彬彬)今天,科技部主持的“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南方片区现场观摩会在长沙举行。湖南、湖北、江苏、江西、四川和安徽六大南方粮食主产省份,各项目区首席专家、课题负责人、项目总体组专家悉数到场,与特邀专家袁隆平院士等,观摩了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湖南专项核心试验区,交流各省项目实施成效、典型经验,研讨如何进一步加强我国粮食科技创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新举措等重大问题。
“十二五”期间,湖南承担了粮食丰产工程项目中,《长江中游南部(湖南)双季稻持续丰产高效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湖南双季稻大面积均衡增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长江中游南部(湖南)水稻丰产节水节肥技术集成与示范》三期课题的研究。
针对其不同双季稻区的区域生态特点与限制性稳定增产因子,湖南省划分出湘北环湖平丘、湘中东丘岗盆和湘南丘岗山等3个区域特色相对明显的双季稻区,确立了双季稻抗逆稳产、轻简栽培均衡高产、资源安全高效利用均衡增产技术等3大特色研究课题。
截至目前,由湖南省科技厅组织开展的湖南专项,以湖南农业大学、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省农科院等6单位为主体,联合13家推广示范单位,21家相关企业,10家种粮专业合作社、100名种粮大户等多学科协同,省市县多单位联合攻关效果良好。
袁隆平院士在会上介绍,2006年立项,在中低产区实施的粮食“种三产四”工程,去年在湖南50多个县推广面积达800多万亩。计划到2015年,在湖南推广超过1500万亩(等于增加500万亩的耕地粮食,按每亩400公斤计算,即可增产20亿公斤粮食);正在高产区实施的“三一工程”(三分田养活一个人),计划双季稻地区一亩田产1200公斤。袁隆平表示,如果拿湖南六分之一的耕地实施“三一工程”,进行“良种良法良田良态”四良种植,所生产的粮食,即可养活50%的湖南人。大家高度关注和支持第四期超级稻的攻关,目前也在紧张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