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吴长锋 本报通讯员 曹 雷
“收了淮河湾,富了半边天”。占全国近1/7耕地面积的淮河流域,是我国三大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然而淮河流域有近40%的耕地面积是低洼地,由于洪涝灾害频发及地势农业综合效益不高,持续发展能力弱。提高沿淮低洼地的生产能力,始终是淮河流域老百姓心中的梦。
以安徽农业大学程备久教授为首的项目组,针对沿淮低洼地的生产现状,提出“结构避灾、生物抗灾、技术减灾、复合增效”的总体思路,综合应用现代农业、生物、信息、机械、水利、气象等技术,开展了减灾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为沿淮低洼地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找到了一把科技“金钥匙” 。
沿淮低洼地包括行(蓄)洪区、湖泊、湿地、圩区等。针对不同类型的区域,项目组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制约农业生产的原因,提出“压旱扩水,扩稻减豆,以稻治涝”和“宜林则林,宜水则水,农林牧结合”的减灾增效思路,建立了避灾、抗灾、救灾、增效4类14种减灾增效种植模式。
行(蓄)洪区由于行洪、蓄洪的需要,秋季旱粮易涝,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传统的小麦—水稻直播种植模式,在水稻种植期因常受洪涝灾害影响而延期播种,导致水稻在结实期受寒露影响造成减产。项目组利用水稻的喜水性,在异地进行育秧,避开生长期的洪涝灾害,解决了减产问题。小麦—水稻育秧移栽模式已经在沿淮低洼地区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成为主要的种植模式。在此基础上,农大项目组还根据沿淮地区洪水退水的时间差,选择绿豆、蔬菜等生育期相配套作物品种,形成了小麦—绿豆(蔬菜)等其他多种救灾种植模式,解决了灾后作物茬口安排问题。模式的转变,有效提升了避灾抗灾能力,仅此一项成果,使得农民每亩增收800多元。
杞柳是沿淮湿地主要经济作物,但存在柳条质量不高、产量低等问题,项目组探明了杞柳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研发了受涝后追肥复壮技术,通过抗涝、防治病虫害,平均提高柳条产量70%。以杞柳、水生蔬菜为主,项目组开发了湿地保护性利用新技术,构建了特色经济植物资源的培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体系,形成树种选择与配置的防风消浪技术,构建了具有生物排水和改土功能的农田防护杨树林营造技术体系,既改善了小气候条件,又改良了土壤,提升了农田生产能力。
沿淮低洼地原有作物品种适应性差、抗逆性差,成熟期偏晚,避灾减灾型高产优质品种匮乏。农大项目组立足生物抗灾,以优选、培育抗逆、耐淹、高产品种为核心,开发了农作物抗逆和优质基因高效快速鉴定与筛选等技术,在充分筛选和利用国内外耐淹(渍)、高产、优质、抗逆等优异资源的基础上,创制了优良水稻、小麦、玉米育种新材料175份,选育出适宜沿淮低洼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质水稻、小麦玉米新品种14个,推广167余万亩。水稻品种两优602、徽两优6号、协优335等在安徽、河南等省沿淮地区累计189余万亩。
围绕提升灾害应对效率、改善土壤耕作条件等实际需求,农大项目组以提升机械化水平创新减灾增效新技术,解决作物生长过程中洪涝灾害严重、农机农艺脱节等问题。通过优选了适合沿淮低洼区的农机装备10种,新研制11种装备,提升了沿淮低洼地灾前抢收、灾后抢种、田间降渍和病虫害防治等机械化水平,有效地减少洪灾涝灾损失。目前,已经与相关企业合作生产各类农机具5200台,在沿淮地区推广应用面积达30多万亩。
信息化程度低也是制约沿淮低洼地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项目组通过收集整理近20年淮河流域降水量及灾害发生等资料,构建了沿淮地区气象与病虫害数据库,开发了应灾决策支持系统和综合服务信息平台。该平台能够多通道提供及时权威的农产品价格信息、农业气象与病虫害信息、农资信息等服务,农户通过智能移动终端可随时、随地获取准确、及时、有效的农业信息。项目组集成小麦、水稻等主要作物减灾技术,首次在沿淮地区建立以农业大户为核心的“农业大户+农户+运营商+开发团队+农业管理部门+专家库”的新型农业信息服务模式。
几年来,安徽农大项目组将避灾、抗灾、救灾、增效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在安徽、河南、江苏三省沿淮地区20多个县(市、区)进行推广应用,累计建立试验基地、示范点45个,建立技术集成示范核心区12多万亩、示范区282多万亩、辐射区1280多万亩,不仅给沿淮地区增加了近30多亿元经济效益,更让老百姓走出了“实干、巧干、加劲干,一场大水都完蛋”的困境,依靠科技增效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