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13日 星期一
从汶川到芦山:彰显科学的力量
本报记者 盛利
5月12日,“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当日参观人数超万人次。新华社发(薛玉斌 摄)
孩子们在了解海啸形成原理。新华社发(申吉忠摄)
5月12日,在山东省烟台市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参观者在倾斜19度的地震逃生救援体验楼中感受“地震现场”。新华社发(初阳摄)
人们在参观“亲历汶川地震”沙盘。新华社发(申吉忠摄)

    关注汶川灾后五年重建

    今天是汶川地震5周年纪念日,第五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从1周年、3周年到5周年,随着时间的推移,汶川地震终究会离我们越来越远。然而,无论这场灾难过去多久,依然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再度回望。

    连日来,四川省内多所高校院所举办学术会议,以论坛、研讨会等形式总结防灾减灾、灾后振兴的经验教训。在应邀参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眼中,回望五年前那场举国情牵的地震,苦痛与悲凉中,更让我们成长、自强——防灾减灾的科学手段、抗震救灾的科学应对、灾后重建的科学规划、灾后振兴的科学发展,为我们今后应对重大灾难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

    科学防灾:工程技术最有效、最现实

    5月10日至11日,在西南交大举行的第七届全国防灾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暨纪念汶川地震五周年学术研讨会上,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台湾大学、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东京工业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和设计单位的300余位专家学者,以“防震减灾的经验、技术与发展方向”展开研讨。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崔建友表示,防震减灾以预防为主、预报为辅,主动防御和被动救灾要相结合,同时,要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加强城乡统筹规划、加强国际技术交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提出,要认识到工程技术是防震减灾最有效最现实的手段。“隔震技术的应用是效果最好的抗震办法,尤其在这次芦山地震中表现出色。观测显示,使用隔震技术的房屋,其震动仅为传统加固房屋的六分之一。”

    周福霖说,目前国内建筑主要采用的三种抗震办法,一种是传统抗震,即加粗柱子、多钢筋,“跟地震硬碰硬”;一种是隔震,就是在房屋下加一层柔软垫,将房屋与地基隔离,属“软抗震”;第三种是减震,就是增加阻力。其中隔震的效果最好,能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提高4到8倍。与传统的把建筑物死死固定、加厚加粗的抗震方法相比,隔震技术选择了完全相反的方向——通过在房屋下面加一层软垫让建筑物“动”起来。他说,柔软垫由一层橡胶、一层钢板层层叠压而成,全名叫做“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建造房屋时,将这些支座一个个放置到房屋与地基之间,彼此间留下足够空隙。地震来时,这些支座就会依靠延展和活动空间,把能量隔离、消减掉。周福霖用汶川二小举例,在汶川地震后重建的汶川二小采用了隔震技术,根据仪器监测,芦山地震发生时,学校房屋的结构震动比地面震动减轻了二分之一;而观测另一栋采用传统方法加固的房屋,其结构震动比地面震动放大了三倍。

    科学救灾:我国应急管理体系进入快速运行阶段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自2003年非典后建立以来,通过汶川地震的考验和之后5年的完善,已进入一个科学启动和快速运行的阶段。”在5月8日至9日,由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汶川县政府主办的“灾后振兴与国际减灾论坛”上,新成立的“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领军教授王昂生的发言,赢得在场近200名国内外减灾专家的认同。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已在世界上达到一个较高水平,并引起密切关注。”他说,经过汶川地震的考验和经验总结,在四川芦山地震发生后,各级部门、各类组织科学启动应急预案,形成了不同的响应级别,使救灾更加快速科学。

    “政府部门响应速度更快、力度更强,灾区民众自救和互救能力充分体现,社会稳定应对能力更强,组织更加有序。”王昂生说,在灾后发生的第一时间,人们通过媒体以及自身社会感受,明显感到灾区和周围的广大人民能够沉着应对灾难,社会稳定、秩序井然;在灾害发生后4小时,可以从电视台和网上看到卫星遥感影像,并据此分析受灾情况;在几小时内就明确受灾最重的地区和范围,并派出专业救援队伍,安排重型救援设备;媒体注重第一时间引导人们正确防灾抗灾。“甚至此次芦山地震比汶川更快用上了直升机去侦测灾情和运送物资。这些都比汶川地震时有所进步。”

    而我国应急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得到了应邀出席论坛的联合国秘书长减灾事务特别代表、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秘书处负责人瓦尔斯特伦的认同,她在主题发言中指出,汶川地震五周年之际,她在中国看到了许多的进步,特别是在早期预警系统建设以及应灾能力改善等方面。中国各级政府部门在汶川地震、芦山地震发生之后表现出了很强的协调能力,在整个救援过程中也扮演着核心关键的角色,具有决断力和行动力。

    科学重建:中国速度、中国模式值得借鉴

    不久前四川“4·20”芦山地震核心区,也是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直接“见证者”。参与论坛的多位专家认为,在芦山震区内,经过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和加固的房屋基本没有倒塌,也验证了科学重建的良好效果。

    王昂生说,在芦山、宝兴、天全,原先脆弱的建筑、市政设施在汶川地震中遭到破坏,并得以高标准重建,使上述区域抗击灾后的能力进一步加强。“这次地震能量释放为汶川的三十分之一,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是汶川的三百至四百分之一,部分原因正得益于灾后重建。”

    由此他提出,在芦山地震灾后科学重建中,由汶川重建创造的“中国速度”、“中国模式”同样值得借鉴。他说,汶川震后重建是以沿海地区省市为主的地方政府对口援助模式,这个方式使重建在2年内实现基本完成,创造了中国速度和中国模式,得到联合国和世界各国的赞赏和参考。芦山重建,同样可参考上述模式,可考虑对口援助主体由汶川县、北川县、都江堰市等汶川地震受灾县担任,由科研院所等多机构参与支持,由中央、省市统筹安排重建资金。

    他同时提出,鉴于芦山地震中,重建与加固房屋抗震效果良好,建议在全国逐步开展抗震房屋加固与改造工作,特别在农村建议国家制定相关政策给予一定加固改造补助,将其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防灾减灾相结合;建议在中小学和高校设置防灾减灾课程,在全国师范大学设立防灾减灾学科,培养中小学和大学防灾减灾专业教师。

    (科技日报成都5月12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