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7日 星期五
如何应对悲秋综合征
□ 科普时报记者 吴 琼

    近期,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就诊人数增多。医生提醒,秋季是抑郁症等情绪病的高发时段,公众要警惕悲秋综合征的发生。那么,什么是悲秋综合征?如何适应季节变化保持良好情绪?科普时报记者为此采访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罗彬。

    可能导致人们情绪低落或兴趣丧失

    罗彬解释,悲秋综合征是一种情绪障碍,通常在秋季出现,是指在秋天因景色萧瑟而使人产生的凄凉、苦闷之感,甚至焦虑、抑郁情绪。它可能导致人们情绪低落或兴趣丧失的状态,并伴随着一些其他常见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如失眠、食欲低下,注意力不集中,产生无望感及无价值感等。严重时,这些症状中的几个会同时出现,持续时间超过两周,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能力时,就达到了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保持良好情绪,适应季节变化

    罗彬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来预防或减轻悲秋综合征。一是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悲秋综合征产生的环境因素包括气温变化、光线减少、日照时间缩短等,因此接受阳光照射是重要的方法。

    二是定期运动锻炼,有助于缓解抑郁和焦虑。运动可以释放令人感觉良好的内啡肽,和其他可以增强幸福感的天然大脑化学物质,有助于摆脱抑郁和焦虑的消极思想。

    三是保证规律、充足睡眠,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秋季天气变凉,温度更有利于入睡,秋季日照时间变短,可适当增加睡眠时长。

    四是增加社交,向亲人、朋友倾诉寻求帮助等。

    五是开展正念、冥想,可以培养容忍和接受痛苦的能力,从而适应危机或其他困境。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