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17日 星期五
学习科学
高考突出情境 教学应从四个方面发力
□ 张记书

    除了突出时代主题、考查思维品质、引导全面发展,今年高考试题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将情境的意义推向了新的高度。如何理解情境,并在今后的教与学当中得以落实,可以从学习科学的“四个中心”寻找思路。

    学习者中心,要关注主体存在的社会情境

    学习是学习者的学习,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作为学习主体的人是社会化的存在,以人为本的教与学需要高度关切人所赖以生存、生活和发展的环境、关系及文化。

    今年高考命题普遍突破了“象牙塔”式的单纯,超越课堂、学校,全面关切现实社会,将知识放置于人类社会的广阔时空和复杂系统之中,特别关注了社会最新发展。从双奥之城到“冰丝带”制冰技术,再到首钢大跳台,仅与2022北京冬奥会相关的题目多次出现在了语文、数学、物理等学科试题当中,航空航天、新冠疫情、自然保护、农业生产、全民健康等重大主题素材也被广泛采用,以强化高考的价值引领作用。

    这就要求老师平时教学要去寻找与本学科相关的各类社会场景、事物、事件,让学生从社会中学习,在文化熏染中成长,同时引导学生多关注身边人、物、事,融入社会、感受社会,不断理解年轻一代的担当和使命。

    知识中心,要依托从知道到理解的学习情境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学习科学所倡导的知识中心实际上是以知识为载体的能力中心。将知识变成能力,一方面需要让知识活起来,另一方面需要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把握,要从简单的知道走向真正的理解。

    今年高考命题回归了课标、课本、课堂,但增加了学生对理解知识程度的考查。如生物全国乙卷,创设运动神经元与骨骼肌之间的兴奋传递过度,引发肌肉痉挛的药物治疗方法的问题情境,多层次考查学生对突触传递的理解程度。

    各学科知识往往是高度提纯后的成品,课堂学习应尽量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从原料到提纯”的过程,实现知识“还原”,这就需要找到作为知识“原产地”的学习情境。老师教学中要寻找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交叉点,并将其作为学习活动设计的起点,让学习与学生实际生活、具体问题产生密切直接的关系。

    共同体中心,要营造团队探究的活动情境

    学习科学认为,学习是身脑心与环境的整体塑造过程,共同体成员充分探究、交流,可以有效提升学习效果。课堂教学要加强以团队为单位的活动化学习过程。

    高考越来越突出对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如文综甲卷地理第37题,通过澳大利亚气候异常的事件,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生产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老师要尽量将课堂学习变为让学生以团队为主在情境中探究分析,在解决问题中习得和理解运用知识,让知识的来龙去脉、前世今生更加清晰的过程。

    关注学习过程就是要关注学生身脑心的全方位、多感官体验,以更加具身化的方式经历探究、发现、梳理、运用知识的过程,更多地刺激大脑功能区,增加记忆和学习效果。

    评价中心,要促进元认知发展的反馈情境

    学习是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而培养思维最好的场所是课堂。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就要让他们身体和大脑都动起来,同时在及时有效的评价中获得元认知的发展。

    今年高考特别突出了对学生思维的考查,全国英语卷通过禁止开车使用手机、悉尼新旧文化冲突、新媒体对家庭教育和生活的影响等情境,引导学生注重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具体现象,梳理和概括信息,正确评判周围事物和不同观念,并进行创造性表达。

    老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教学反馈情境,通过课堂评价,将核心素养要素进行分解,引导学生在充分倾听的基础上,在充分交流中不断拓宽思考边界,碰撞思维活化,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不断提升自我反思、监督、调整的元认知能力。

    (作者系北京市学习科学学会运营部部长)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