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 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农业强国写进党的二十大报告,体现了党中央对农业生产的重视,更体现了农业在我国的重要地位。站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起点,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我们感到使命光荣,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
作为以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杂粮等粮食作物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所,我们应该聚焦“国之大者”,瞄准国家重大需求,正视问题差距,着力攻坚克难,全面贯彻落实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一是加强种质资源的鉴定利用。目前我国已经收集保存了53万余份种质资源,但是资源鉴定的广度和深度方面仍需要持续发力。在全面鉴定评价的基础上,挖掘重大应用价值基因,将我国的种质资源优势转化为基因资源优势,从而转化为育种创新优势。二是生物育种、智慧育种等前沿育种技术为作物育种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利用基因组、表型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快速聚合优良等位基因,实现育种方案的智能化、精准化设计,实现新种质的智能、高效和定向创制。同时整合全基因组选择等前沿高新技术,推动育种向精准化、高效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三是进一步深化科企合作,推进产学研紧密融合,逐步建立以科研单位为主体的育种基础理论、种质资源创新、高新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体系以及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构建新型产学研协同攻关模式,推进全国大联合和大协作。
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依靠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模式的落地运用。面向农业主战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发创新了玉米密植滴灌等一系列作物高产高效现代化生产技术模式,通过田间课堂、科技包县等形式推广应用成效显著。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将结合国家高标准农田的建设继续推广普及先进农业技术和模式,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保障农业生产,还要靠服务一线的职责使命。近年来,为科技支撑稳产保供,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牵头组建了小麦、玉米、大豆等产业专家团,多次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开展抗灾夺丰收等大规模、应急性科技支撑专项行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扎根主战场、服务主战场、奉献主战场、建功主战场,全方位、成建制、常态化全力支撑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依靠科技创新才能破解资源禀赋不足、应对环境气候挑战、拓展农业的可能性边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将一手抓科技创新,一手抓生产服务,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作出更大贡献。